当前位置: 汉语查 字典 遲的意思
遲

拼音 播放 chí ㄔˊ
部首辶部 总笔画15画 部外笔画12画 简体
结构左下包围结构 五笔NIRP 仓颉YSEQ 郑码WXKM
四角37305 统一码U+9072
笔顺编号 513241343112454
笔顺名称 横折、横、撇、竖、点、提、撇、点、撇、横、横、竖、点、横折折撇、捺
相关查询 遲的笔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chí(ㄔˊ)

1慢,緩

~緩。~笨。~鈍。~疑。~重( zhòng )。~滯。

2

~到。~暮,~早。推~。延~。

3

异体字

详细解释

chí(ㄔˊ)

〈形容词〉

(1) 形聲。本義:慢慢走

(2) 同本義。泛指慢

walk slowly; slow

遲,徐行也。 —— 《說文》

遲,緩也。 —— 《廣雅》

廢徹不遲。 —— 《詩·小雅·楚茨》

行道遲遲。 —— 《詩·邶風·穀風》

遲歸有待。 —— 《易·歸妹》

陵遲故也。 —— 《荀子·宥坐》

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 —— 《玉臺新詠·古詩爲焦仲卿妻作》

遲徐(緩慢);遲滯(緩慢阻滯)

(3) 遲鈍;反應慢,不靈敏

slow; obtuse

料事同而遲速不同。 —— 魏源《默觚下》

周少言重遲。 —— 《漢書·杜周傳》。注:「謂性非敏速也。」

(4) 遲疑;猶豫

hesitate to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 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5) 晚

late

遲,晚也。 —— 《廣雅》

湯降不遲。 —— 《詩·商頌·長髮》

他來遲了;遲疾(太晚,耽擱太久)

(6) 早

early

遲旦(黎明,清晨);遲明(黎明,清晨)

(7) 長久

long

昭假遲遲。 —— 《詩·商頌·長髮》

遲久(長久)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遲

卷别正文・酉集下

位置第1264頁,第17字

部首辵部

康熙筆画18画 部外 12画

古文:

《唐韻》:直尼切;《集韻》、《韻會》:陳尼切;《正韻》:陳知切,𡘋音墀。《說文》:徐行也。《廣韻》:久也、緩也。《詩・衞風》:行道遲遲。《禮・玉藻》:君子之容舒遲。又,〈孔子閒居〉:無體之禮,威儀遲遲。〔註〕緩而不迫也。

,委遲,迴遠貌。《詩・小雅》:周道倭遲。

,《韻會》:棲遲,息也。《詩・陳風》:可以棲遲。

,姓。《書・盤庚》:遲任有言。〔註〕古賢人。又,尉遲,複姓。

,《廣韻》、《韻會》:直利切;《集韻》:直吏切;《正韻》:直意切,𡘋音稚。《廣韻》:待也。《後漢・章帝紀》:朕思遲直士,側席異聞。又,〈趙壹傳〉:實望昭其懸遲。〔註〕懸心遲仰之。

,遲明,卽黎明。《前漢・高帝紀》:遲明,圍宛城三匝。〔註〕遲,未也。天未明之頃也。〈衞靑傳〉:遲明,行二百餘里。〔註〕遲,待也。待天欲明也。

,《正韻》:欲速而以彼爲緩曰遲,使彼徐行以待亦曰遲。《荀子・修身篇》:遲彼止而待我。

,乃也。《史記・春申君傳》:遲令韓魏歸帝重于齊。〔註〕遲,猶値。値,猶乃也。

《韻會》:遅遟𨒈𡘋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二下 位置第53頁,第29字

反切直尼切

说文解字:遲徐行也。从辵犀聲。《詩》曰:「行道遲遲。」

说文解字:遲遲或从𡰥

说文解字:遲籒文遲从屖。

附注徐灝注箋:「孔廣居曰:古文當从尼。漢《三公山碑》『愍俗陵迡』、《李翎碑》『棲迡不就』可證。遲訓徐行,从尼義近。古文𨒈𡰥乃傳寫之譌耳。《玉篇》𨒈作迡。」按:甲骨文正作迡。金文同《說文》籀文。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遲徐行也。

段注今人謂稽延爲遲。平聲。謂待之爲遲。去聲。

从辵。犀聲。

段注直尼切。十五部。

詩曰:行道遲遲。

段注《邶風》文。毛曰:遲遲,舒行皃。

说文解字:遲遲或从𡰥

段注按此字疑後人因《楊雄傳》而增也。《甘泉賦》曰:靈遟𨒈兮。說者皆云上音棲,下音遲。𨒈卽遲字也。然《文選》作迉迡,與《漢書》異。《玉篇》、《汗𥳑》亦皆作迡。《集韵》引《尙書》迡任。又未必眞壁中古文也。

说文解字:遲籒文遲。从屖。

段注兼會意形聲也。《五經文字》曰:今从籒文。謂唐人《經典》用遟不用遲也。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