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字典 夭的意思
夭

拼音 播放 yāo ㄧㄠ 播放 ǎo ㄠˇ
部首丿部 总笔画4画 部外笔画1画
结构单一结构 五笔TDI 仓颉HK 郑码MGD 五行
四角20804 电码1130 区位0126 统一码U+592D 造字象形字
笔顺编号 3134 类型 次常用字一级字表现通表
笔顺名称 撇、横、撇、捺
相关查询 夭的笔顺 夭组词 夭的成语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āo(ㄧㄠ)

1草木茂盛美丽

~~(a.茂盛而美丽,如“桃之~~”;b.颜色和悦的样子,如“~~如也”;c.灾)。

2未成年的人死去

~折。

异体字

详细解释

yāo(ㄧㄠ)

〈动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头部屈曲的样子。本义:屈,摧折) 同本义

break

夭,屈也。 —— 《说文》。按,从大而屈其首,指事,申者,腰之直,夭者头之曲。

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论语》

毋伐木,毋夭英,毋附竿。 —— 《管子·禁藏》

夭英(折断幼苗)

〈形容词〉

(1) 短命,早死。未成年而死

die young

少壮而死曰夭。 —— 《释名》

不殀夭。 —— 《礼记·王制》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 —— 《孟子·尽心上》

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 《庄子·齐物论》

夭其稚枝。 —— 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夭梅病梅。

夭札(遭疫病而早死);夭死(早死。又称作:夭枉;夭殁;夭命;夭殂;夭促;夭逝;夭绝;夭昏;夭谢;夭短);夭厉(因遭疾疫而早死)

ǎo(ㄠˇ)

〈名词〉

(1) 刚出生的兽或禽

young

毋覆巢,毋胎夭。 —— 《淮南子》

畋不掩群,不取麛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 吴伯箫《猎户》

(2) 初生的草木

young plant

泽不伐夭。 —— 《国语》

(3) 另见 yāo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夭

卷别正文・丑集下

位置第249頁,第3字

部首大部

康熙筆画4画 部外 1画

《廣韻》:於嬌切;《集韻》、《韻會》:於喬切;《正韻》:伊堯切,𡘋音妖──色愉貌。《論語》:夭夭如也。

,草盛貌。《書・禹貢》:厥草惟夭。

,少好貌。《詩・周南》:桃之夭夭。

,災也。《詩・小雅》:夭夭是椓。

,閎夭,人名。文王四友之一,武十亂之一。

,栢夭,馬名。見《列子》。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烏皓切,音襖──未壯也。《禮・月令》:孟春,毋殺胎、夭(《禮・月令》原文作“毋覆巢,毋殺孩蟲、胎、夭、飛鳥”)。〈王制〉:不殺胎,不殀夭。〔註〕未生者曰胎,方生者曰夭。

,《廣韻》、《集韻》、《韻會》:於兆切;《正韻》:伊鳥切。𡘋同“𣧕”。《說文》:屈也。〔徐曰〕夭矯其頭頸也,一曰短折也。《博雅》:不盡天年謂之夭。

,《集韻》:烏酷切,音沃。《山海經》:軒轅國有諸夭之野。

,苦緺切,音歪。白樂天詩:錢塘蘇小小,人道最夭斜。自註:夭音歪,收入九佳。

,叶於糾切,音黝。韓愈〈韋夫人墓銘〉:歸逢其良,夫夫婦婦,獨不與年,而卒以夭。婦音阜。歐陽修〈蔡君山墓銘〉:退之有言,死孰爲夭;子墓予銘,其傳不朽。

別作芺叐关。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十下 位置第344頁,第1字

反切於兆切

说文解字:夭屈也。从大,象形。凡夭之屬皆从夭。

附注林義光《文源》:「奔走字篆从夭……象兩手搖曳形。」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象走(跑步)時兩臂擺動之形。」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夭屈也。从大。象形。

段注象首夭屈之形也。隰有莀楚傳曰:夭,少也。《桃夭》傳曰:夭夭,桃之少壯也。《凱風傳》曰:夭夭,盛皃也。《月令》注曰:少長曰夭。此皆謂物初長可觀也。物初長者尙屈而未申。叚令不成遂,則終於夭而已矣。故《左傳》、《國語》注曰:短折曰夭。《國語》注又曰:不終曰夭。又曰:夭,折也。孟康注《五行志》曰:用人不以次弟爲夭。皆其引申之義也。《論語》。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上句謂其申。下句謂其屈。不屈不申之閒,其斯爲聖人之容乎。於兆切。二部。按亦於喬切。古平上無《異義》。後人乃別之。

凡夭之屬皆从夭。

夭的字谜

谜面:少小离家老大回(打一成语)
谜底:夭
解析:“早”别解为“早年”,“晚”别解为“晚年”。

谜面:大字加一点,不念太不念犬。(打一字)
谜底:夭
解析:这头高便那头低,片木能平桶面漪。一担乾坤肩上下,双悬日月臂东西。汲前古镜人留影,行后征鸿爪印泥。任重途修坡又陡,鹧鸪偏向井边啼。

谜面:天下归心(打《阿房宫赋》一句)
谜底:夭
解析:“天”字下部,取“大”;“归”字的中心为“ノ”;合为“夭”字。

谜面:个个见了笑开花(打一字)
谜底:夭
解析:“个个”见了“夭”就是“笑”字。

谜面:个个见了笑(打字一)
谜底:夭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