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字典 紳的意思
紳

拼音 播放 shēn ㄕㄣ
部首糹部 总笔画11画 部外笔画5画 简体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XJHH 仓颉VFLWL 郑码ZKIC
四角25906 统一码U+7D33
笔顺编号 55444425112
笔顺名称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竖、横折、横、横、竖
相关查询 紳的笔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ēn(ㄕㄣ)

1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大帶子,引申爲束紳的人

~束(用帶子束腰,喻約束)。縉~(舊時高官的裝束,轉用爲官宦的代稱)。

2舊稱地方上有勢力、有地位的人

~士。鄉~。官~。土豪劣~。

异体字

详细解释

shēn(ㄕㄣ)

〈名词〉

(1) 形聲。从糸( mì ),申聲。本義: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帶

(2) 同本義

girdle

紳,大帶也。 —— 《說文》

紳,帶也。 —— 《廣雅》。按,大帶束腰,垂其餘以爲飾,謂之紳。

紳長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 —— 《禮記·玉藻》

衣裳所以必有紳帶者,示敬謹自約整也。 —— 《白虎通》

端嗶紳。 —— 《禮記·內則》。注:「大帶所以自紳約也。」

峨大冠、拖長紳者,昂昂乎廟堂之器也。 —— 明· 劉基《賣柑者言》

紳笏(大帶與笏板);紳帶(古時士大夫束腰之大帶);紳緌(紳,大帶;緌冠帶之末端下垂部分。借指有官職的人);紳冕(腰帶和冠。借指士大夫)

(3) 舊指地方上有地位權勢的人物或他們所屬的階級

gentleman; gentry

縉紳、大夫、士萃於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 ——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兩家紳衿共一百四五十人,一同到祠堂口迎接當事。 —— 《儒林外史》

官紳;土豪劣紳;鄉紳(指地方上有權勢有地位的人);紳宦(泛稱官員);紳民(紳士自稱;紳士與民衆);紳商(紳士和商人);紳董(紳士和董士);紳衿(地方紳士和在學的人)

〈動〉

(1) 束上帶子,佩大帶

bind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紳

卷别正文・未集中

位置第920頁,第2字

部首糸部

康熙筆画11画 部外 5画

《廣韻》:失人切;《集韻》、《正韻》:升人切,𡘋音申。《說文》:大帶也。《禮・內則》:冠緌纓端,韠紳縉笏。〔註〕紳,大帶,所以自紳約也。《論語》:子張書諸紳。〔疏〕以帶束腰,垂其餘以爲飾,謂之紳。

,《博雅》:紳,束也。

,《韻補》叶尸連切,韓愈〈謝自然〉詩:奈何不自信,反欲從物遷;感傷遂成詠,昧者宜書紳。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十三上 位置第435頁,第26字

反切失人切

说文解字:紳大帶也。从糸𦥔聲。

附注段玉裁注:「大帶用素用練,故从糸。」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初文从又、从東,會以手重重束橐之意,東亦聲;英2415反一形加『田』聲。金文承甲骨文,加義符[⿴𠬪幺]、𤔔、糸,均加強以繩索重重約束之意。旭昇案:此字本意有重重約束之意,後世承『重』意者為『緟』,承約束、大帶意者為『紳』,二字實為同源分化字。」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紳大帶也。

段注《巾部》帶下曰:紳也。與此爲轉注。《革部》鞶下云:大帶也。男子帶鞶。婦人帶絲。帶下云:紳也。男子鞶帶。婦人帶絲。皆於古大帶革帶不分別。是其疏也。古有革帶以系佩韍。而後加之大帶。紳則大帶之垂者也。《玉藻》曰:紳長制士三尺。子游曰:參分帶下,紳居二焉。注云:紳,帶之垂者也。言其屈而重也。許但云大帶。亦是渾言不析言。葢許意以革帶統於大帶。以帶之垂者統於帶。立言不分別也。

从糸。

段注大帶用素用練。故从糸。

申聲。

段注失人切。十二部。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