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金印紫绶
jīnyìnshòu

金印紫绶



词语解释

金印紫绶[ jīn yìn zǐ shòu ]

1.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亦为表示品级之服饰。魏晋以后,光禄大夫得假金章紫绶,因亦称金紫光禄大夫。《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后汉书·皇后纪论》:“六宫称号,惟皇后贵人,金印紫绶。”亦作“金章紫绶”。《晋书·舆服志》:“贵人、夫人、贵嫔是为三夫人,皆金章紫绶。”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


引证解释

1.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亦为表示品级之服饰。 魏 晋 以后,光禄大夫得假金章紫绶,因亦称金紫光禄大夫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

《后汉书·皇后纪论》:“六宫称号,惟皇后贵人,金印紫綬。”

亦作“金章紫綬”。 《晋书·舆服志》:“贵人、夫人、贵嬪是为三夫人,皆金章紫綬。”

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 唐 李白 《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诗:“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綬来相趋。”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一三二:“金章紫綬选高班,每每东头近圣颜。”

明 高明 《琵琶记·蔡宅祝寿》:“惟愿取黄卷青灯,及早换金章紫綬。”

亦省称“金紫”。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何可入践常伯,超补三事。紆佩金紫,光国垂勋。”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圣恩横加,猥赐金紫。”

《南史·江淹传》:“卿年三十五,已为中书侍郎,才学如此,何忧不至尚书金紫。”


网络解释

1.金印紫绶

金印紫绶,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后代指高官显爵。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高官显爵。


英语翻译 golden seal and purple ribbon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金印紫绶造句

  • 1、朝廷加刘放左光禄大夫,金印紫绶,仪同三司。
  • 2、初平元年一月中,献帝下诏,册封张良八世孙张抗为征北将军,秩两千石,假节,开府仪同三司,金印紫绶,封列侯,领幽、冀、并三州兵事。
  • 3、及司马玮被杀,张华因首先献谋有功,拜为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金印紫绶
  • 4、骠骑将军汉武帝始置,以霍去病为之,秩位同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三国均置。
  • 5、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 6、相国奏请长清公为征北将军,假节,开府仪同三司,金印紫绶,封列侯。
  • 7、汉武帝始置,以霍去病为之,秩位同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三国均置。
  • 8、太尉是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秩俸万石,金印紫绶
  • 9、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 10、侍中、中书监,金印紫绶
  • 11、李泠容故意装不知情,因为她知道,是皇上指定皇甫岳当公主的师傅传授武功,而皇甫岳同时还身为郎中令,金印紫绶,掌守宫殿门户。
  • 12、建武元年,复设诸侯王金玺?绶,公、侯金印紫绶
  • 13、金印紫绶,有封邑,得食租税。
  • 14、金印紫绶,位仅次于上卿。
  • 15、增邑三百户,假金印紫绶
  • 16、汉代丞相、太尉等皆金印紫绶
  • 17、贵人金印紫绶,奉不过粟数十斛。
  • 18、秦汉时,丞相等大官才有金印紫绶
  • 19、贵人授予金印紫绶,俸禄为粟数十斛。
  • 20、二年,拜安国将军,金印紫绶,徙封故鄣。
金印紫绶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