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社日
shè

社日


拼音 shè rì

简拼 SR

词语解释

社日[ shè rì ]

1.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间或有四时致祭者


引证解释

1.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间或有四时致祭者。 周 代本用甲日, 汉 至 唐 各代不同。参阅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二社日》、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社日用甲》

唐 张籍 《吴楚歌》:“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

宋 王安石 《歌元丰》:“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唐宋以前皆以社日停针线,而不知其所从起。余按《吕公忌》云‘社日男女輟业一日,否则令人不聪’,始知俗传社日饮酒治耳聋者为此,而停针线者亦以此也。”


国语辞典

1.祭祀社神的日子。立春后第五戊日为春社,立秋后第五戊日为秋社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二月》:“社日,四邻并结宗会社,宰牲牢,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享其胙。”

唐·杜甫〈燕子来舟中作〉诗:“旧入故园常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网络解释

1.社日 (唐代王驾诗作)

社日》是诗人王驾(一作张演)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写了鹅湖山下的一个村庄社日里的欢乐景象,描绘出一幅富庶、兴旺的江南农村风俗画。全诗虽没有一字正面描写社日的情景,却表达出了社日的热闹欢快,角度巧妙,匠心独运。

2.社日 (汉语词语)

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唐代诗人王驾有《社日》一诗,主要是描绘社日的欢乐场面。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社日造句

  • 1、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
  • 2、百鸟乳雏毕,秋燕独蹉跎,去社日已近,衔泥意如何。
  • 3、龙额侗寨十分重视社日活动。
  • 4、社日一般在春分秋分前后。
  • 5、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日
  • 6、牛无动于衷,春社日大清早依然如故。
  • 7、八月:秋分天气白云多,处处欢歌好晚禾,社日雨来年必丰。
  • 8、原来的氏族公社日趋瓦解。
  • 9、即立春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
  • 10、路透社日前援引一名外交官的话说。
  • 11、正巧赶上春社日,人们祭祀土地以祈丰收,谁不企盼着年年大丰收,欢欢喜喜过日子呢?清明节后,梨花已不忍在树上待着了,纷纷跃下,旋转纷飞着落在地上,装点着刚刚冒出小草芽的大地,一绿一白,明亮惹眼。
  • 12、即便是旅游,也成为旅行社日程表上的数字,一个个景点以最快速度摄入相机。
  • 13、百鸟乳雏毕,秋燕独蹉跎。去社日已近,衔泥意如何。不悟时节晚,徒施工用多。人间事亦尔,不独燕营巢。
  • 14、青玉案宋?黄公绍,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春衫着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黄公绍 
  • 15、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春衫着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黄公绍 
  • 16、这是一户已过上好日子的有势力的财主之家,女主人此刻正与几个佣人在碓房里舂糯米,因为社日就要到了。
  • 17、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春衫着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黄公绍
  • 18、青玉案宋?黄公绍,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春衫着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黄公绍
  • 19、在唐宋时朞,每逢社日,农村有饮社酒、吃社糕、社饭的习俗。
  • 20、逼近社日,它们就来了。
社日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