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赵之谦
zhàozhīqiān

赵之谦



简拼 ZZQ

词语解释

赵之谦[ zhào zhī qiān ]

1.(1829-1884)清代篆刻家、书画家。初字益甫,号冷君,改字b026叔,号悲庵、无闷,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咸丰举人。官至南城知县。精篆刻,吸取古钱币、瓦当等文字入印。善以魏碑笔势写行书,亦工篆、隶。擅画花卉果蔬,笔墨厚畅,色彩浓艳。著有《补寰宇访碑录》、《悲庵居士诗剩》


国语辞典

1.人名。(西元1826~1884)​字㧑叔,号益甫,别号悲盦,又号憨寮、梅庵。清浙江会稽人。历官江西鄱阳、奉新、南城等知县。书画刻石,卓绝一时,诗文亦奇诡骇世。著有《梅庵集》、《六朝别字记》等


网络解释

1.赵之谦

赵之谦(1829年8月8日-1884年11月18日),中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汉族,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huī)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都从他处受惠良多。

在晚清艺术史上,赵之谦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在绘画上,他是“海上画派”的先驱人物,其以书、印入画所开创的“金石画风”,对近代写意花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书法上,他是清代碑学理论的最有力实践者,其魏碑体书风的形成,使得碑派技法体系进一步趋向完善,从而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隶诸体上真正全面学碑的典范;在篆刻上,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广为取法,融会贯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创造性地继承了邓石如以来“印从书出”的创作模式,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著有《六朝别字记》、《悲庵居士文存》等,又有篆刻《二金蝶堂印存》。


英语翻译 Zhao Zhiqian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赵之谦造句

  • 1、赵之谦曾说,“书家有最高境界,古今二人耳,三岁稚子能见天质,绩学大儒必具神秀”。
  • 2、在北京前不久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推出插屏两架,一为赵之谦亲镌石铭,石屏秋山淡远,采色微黄,阑珊秋意尽现于石屏之上。
  • 3、其间出现了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赵之谦、康有为、于右任等大家,这些碑学书家借古开今的创造意识,使近现代书法生机勃勃,异彩纷呈。
  • 4、何震开宗立派,至清中、晚朞则达到鼎盛阶段,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
  • 5、中年后,对前辈翁方纲及同代何绍基、赵之谦等书家“均极留意”,并融会百家而自成面目。
  • 6、赵之谦初学邓石如,而后上溯汉碑。
  • 7、篆刻初学赵之谦、吴昌硕,后得到汉印拓本奉为至宝,摹习多年,打下了良好的汉印基础。
  • 8、早年心仪赵之谦、吴昌硕,故取道之二金□堂、吴之饭青芜室之一字以名其居日□芜斋,可见渊源所自。
  • 9、一类为清代着名书法家的作品,如刘庸、翁方刚、梁同书、吴让之、杨沂孙、赵之谦、吴昌硕等人的作品。
  • 10、但作为专门艺术实自元王冕以花乳石治印开始,经明文彭、何震开宗立派,至清中、晚朞则达到鼎盛阶段,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
  • 11、赵之谦开金中是潘天寿。
  • 12、赵之谦与其为金石挚友。
  • 13、即使如伊秉绶、包世臣、何绍基、郑板桥、赵之谦等“逃出”馆阁体诸人,都是举人、进士出身,都曾是馆阁体中人。
  • 14、古人作画于题材有选择,近清末民初画人打开视野,乃有更多题材进入画面,如赵之谦客寓温州,多见海鲜,尝试画各种面目的海鱼。
  • 15、后学赵之谦、吴昌硕。
  • 16、偶写赵之谦真、行书,赏鉴家莫辨真伪。
  • 17、与赵之谦、李慈铭友善。
  • 18、赵之谦印名在外,魏早为之心仪。
  • 19、善篆刻,私淑赵之谦
  • 20、开始迷恋过赵之谦,继而学习魏碑。
赵之谦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