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九德
jiǔ

九德


拼音 jiǔ dé

简拼 JD

词语解释

九德[ jiǔ dé ]

1.古谓贤人所具备的九种优良品格。九德内容,说法不一。称具有九德的人。九功之德


引证解释

1.古谓贤人所具备的九种优良品格。九德内容,说法不一

《书·皋陶谟》:“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禹曰:‘何?’皐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彊而义、彰厥有常,吉哉!’”

孔 传:“言人性行有九德以考察,真伪则可知。”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心能制义曰度,德正应和曰莫,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教诲不倦曰长,赏庆刑威曰君,慈和徧服曰顺,择善而从之曰比,经纬天地曰文。九德不愆,作事无悔。”

《逸周书·常训》:“九德: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

《旧唐书·杨绾传》:“宽柔敬恭,协於九德;文行忠信,弘於四教。”

清 颜元 《存性编·明明德》:“九德乃吾性成就。”

2.称具有九德的人

《后汉书·杨震传》:“方今九德未事,嬖倖充庭。”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夫贵贱之宜,只论才德,大贤受大位,小贤受小位,故九德为帝,三德有家。”

3.九功之德。参见“九功”

《国语·周语下》:“夫六,中之色也,故名曰黄鐘,所以宣养六气、九德也。”

韦昭 注:“九德,九功之德。”


网络解释

1.九德

九德指贤人所具备的九种优良品格,今天很多企业都启用九德作为其企业文化,推崇古人九德

古代九德之说有三种,其中最有名的是《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中记载的九德:心能制义曰度,德正应和曰莫,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教诲不倦曰长,赏庆刑威曰君,慈和遍服曰顺,择善而从之曰比,经纬天地曰文。


英语翻译 Nine virtuous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九德造句

  • 1、张九德是一个怪人,成天除了枯坐还是枯坐,定性比得道的高僧还要离谱,除了偶尔会迸出一两句无头无脑的话来,一向都是沉默寡言。
  • 2、今天纲已缀,德树西邻,丕显祖之宏规,縻好爵于士人,兴五教以训俗,丰九德济民,肃明祀以礿祭,几皇道以辅真。
  • 3、玉象征君子之德,有七德、九德、十一德之说。
  • 4、宽柔敬恭,协于九德;文行忠信,弘于四教。
  • 5、古色古香的九德阁高耸山顶,沿着石阶登上山顶,整个公园的美景尽收眼底。
  • 6、不通关节是阎罗,时颂青天九德歌。摧抑豪强除弊亟,关怀民瘼解忧多。修身正本无私欲,秉政廉明有太和。旰食宵衣行直道,征程磊落漾清波。
  • 7、惟窈窕柔曼,诱掖善心,忘味九德之衢,倾情六艺之圃,故登昆巡海之意寝,翦胡刈越之威息,璇台珍服之态消,从禽嗜乐之端废。
  • 8、卢九德不敢分辩,叩头说:小爷保重。
  • 9、卢九德哪里是马英怡的对手,没两下子就马英怡打得脸青鼻肿了起来。
  • 10、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 11、今皇太子春秋方始十岁,未见保傅九德之义,宜简贤辅,就成圣质。
  • 12、九德县均为治所。
  • 13、九德不愆,作事无悔。
  • 14、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 15、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 16、方今九德未事,嬖幸充庭。
  • 17、纨用便宜斩之,怨纨者御史陈九德遂劾其专擅。
  • 18、宏餍慈九德,简能而任之。
  • 19、惟窈窕柔曼,诱掖善心,忘昧九德之衢,倾情六艺之圃。
  • 20、李九德是我的邻居。
九德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