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国号
guóhào

国号


拼音 guó hào

简拼 GH
五笔 LGKG

词语解释

国号[ guó hào ]

1.一国的称号,如汉、唐、宋、元、明、清等

the title of a reigning dynasty;


引证解释

1.国家或朝代的名号

《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顓頊为高阳,帝嚳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

《北史·崔宏传》:“时晋使来聘,帝将报之,詔有司议国号……道武从之,於是称魏。”

《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李绍真、孔循以为唐运已尽,宜建国号。”

2.指年号

清 袁枚 《随园随笔·避讳改国号改地改官》:“为子孙避讳而改祖宗之国号,唐以中宗讳显而称高宗之显庆为明庆;避明皇之讳隆基而改高宗之永隆为永崇。”

3.朝廷命妇“国夫人”的封号。亦称有此封号者

唐 元稹 《为萧相国谢太夫人国号告身状》:“恩赐臣母国号告身一通。”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九:“杨相女适裴坦长子,嫁资丰厚,什器多用金银。坦尚俭,闻之不乐。一日,与国号及儿女辈到新妇院。”


国语辞典

1.代表一国的名号

《儒林外史·第一回》:“不数年间,吴王削平祸乱,定鼎应天,天下一统,建国号大明。”


网络解释

1.国号 (国家称号)

国号指的行使国家主权的政权名字,是代表一个国家法定统治政权的官方名称。在现代,《国号》与该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通常称谓或名字是不同的概念。中国古代的国号就是朝代名称。历朝建国者第一要事即确立国号国号很早就有,《史记·五帝本纪》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当然这里记载的国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朝代,仅仅是传说时代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是司马迁错误追认的结果。实际上,中国的第一个国号是“夏”,由夏启所定。


英语翻译 official name of a nation (includes dynastic names of China:汉, 唐etc)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国号造句

  • 1、而汉室宗亲刘备在曹魏篡位之后称帝续炎汉大统,改年号章武,孙权降魏受九锡,但后称帝,国号吴。
  • 2、芳伯乃为之奠都邑,定官制,修军备,开商场,兴矿冶,抚民庶,建元兰芳,建国号曰兰芳大总制。
  • 3、公元23年,绿林军拥立西汉宗室刘玄为帝,建元“更始”,复用汉朝国号,这大大震动了新莽王朝。
  • 4、他儿子叶延接了班,叶延饱读诗书,颇知礼仪,用祖父的名字作了王族姓氏,并立国号为“吐谷浑”。
  • 5、元朝末年,群雄并起,红巾军将领明玉珍趁机占据四川,国号大夏,意图称雄,并向南进攻元梁王府邸所在地昆明,意图称雄。
  • 6、二字,以为是佳兆,却不知赵太祖代周为帝,国号宋,“木”。
  • 7、一份法国号含一克脂肪,而同样分量的薯条则含十克脂肪。法国号的脂肪含量比薯条低得多,可营养价值也同样低很多。
  • 8、所以,如果时光之河被弯成了‘法国号’并形成漩涡,便会分支出两条河流,那么便不排除‘穿越时光’的可能性。
  • 9、“伊丽莎白女王号”和“法国号”正在北大西洋航行。
  • 10、伊娃:显然,法国号是一种铜管乐器,是通过振动的气柱产生的。
  • 11、朱元璋虽已集聚了相当实力,但强敌环伺,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明玉珍等各据一方,有些已自立国号称王称帝。
  • 12、李家天下春来秋去百来年,经国号“唐”。
  • 13、大魏三年国号易德,魏皇朝歌临政,北有蜀国,江夏夏国,南诏国。
  • 14、公元8年,王莽篡汉称帝,国号“新”,这本身就是一起外戚夺权事件。
  • 15、武后改元天授,尊大成至圣先师孔子遗志恢复周礼,定都洛阳,更国号为周。
  • 16、这个系列的作品大部份都是女乐手在独奏小提琴、钢琴、单簧管、法国号,也有二重奏。
  • 17、启禀主公,如今天下分崩离析,清廷覆亡无日,之前我军流言天下,令其遗留之声威亦荡然无存,如今更是被我军攻入旧都,故某以为,缔其王统国号,正是时也!
  • 18、却说吴三桂起事以来,已历五年,康熙十三年创建国号,假称迎立明裔,其实称周不称明,早已存了帝制自为的思想。
  • 19、六月,姚兴将赫连勃勃僭称天王于朔方,国号夏。
  • 20、国号从帝国改成了民国,国旗也从龙旗改成了红黄蓝白黑五色旗,象征着汉满蒙藏回五族共和。
国号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