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漆身吞炭
shēntūntàn

漆身吞炭



词语解释

漆身吞炭[ qī shēn tūn tàn ]

1.漆身:身上涂漆为癞;吞炭:喉咙吞炭使哑。指故意变形改音,使人不能认出自己


国语辞典

1.战国时豫让为了刺杀赵襄子替主报仇,漆身以改变容貌,吞炭将嗓子弄哑,使人不能辨认。典出也作“吞炭漆身”

《战国策·赵策一》。后比喻不惜性命以报答主恩。明·朱鼎《玉镜台记·第一二出》:“我自愿漆身吞炭,尝胆卧薪,同心协力期雪耻,须歃血为誓,歃血为誓。”


网络解释

1.漆身吞炭

漆身吞炭,典故名,成语,典出《战国策·赵策一》。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矢志复仇,事败而死。比喻舍身酬报知己或雪耻复仇。


英语翻译 varnish the body and swallow charcoal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漆身吞炭造句

  • 1、一人从门外推门而入,叶玥把目光转向他,浓眉大眼,魁梧身材,漆身吞炭的皮肤,衣服是金黄的上好丝绸,前身绣着雅致的龙纹,玄纹云袖,一拢大衣。
  • 2、唔,王公子不是也与我讲过国士豫让漆身吞炭的故事么,‘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 3、为报父仇,上泰山刻苦学琴十年之后,漆身吞炭,改变音容,返回韩国,在离宫不远处弹琴,高超的琴艺使行人止步,牛马停蹄。
  • 4、试看他漆身吞炭后,向他朋友说:我所做的都是极其艰难的事,我将以此来使天下后世为人臣而怀二心的人感到惭愧。
  • 5、豫让乃易姓埋名,漆身吞炭,数次谋刺赵襄子,不遂,自刎而亡。
  • 6、豫让漆身吞炭,斩衣三跃,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陶渊明不愿折腰,挂冠归去,这是知其可为而不为。
  • 7、恩仇了然,漆身吞炭,是为兄弟!
  • 8、然后做出那一连串让人自愧不如的举动…乔装罪役,漆身吞炭!襄子的知情,豫让的重义。
  • 9、豫让漆身吞炭,藏于桥下,仍谋行刺,又被无恤所擒,豫让乃求无恤脱衣,用剑砍衣,以报智瑶,然后自刎而死。
  • 10、以晋国义士豫让漆身吞炭报国的历史故事来激励国人,演出从北京到上海,激发了大批观众的爱国热情。
漆身吞炭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