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寒号虫
hánhàochóng

寒号虫



词语解释

寒号虫[ hán hào chóng ]

1.又名“鹖鴠”。动物名。外形如蝙蝠而大。冬眠于岩穴中。睡时倒悬其体。食甘蔗和芭蕉等的汁液


引证解释

1.又名“鶡鴠”。动物名。外形如蝙蝠而大。冬眠于岩穴中。睡时倒悬其体。食甘蔗和芭蕉等的汁液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寒号虫》:“五臺山有鸟,名寒号虫,四足,有肉翅,不能飞。”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寒号虫》﹝释名﹞引 郭璞 曰:“鶡鴠,夜鸣求旦之鸟。夏月毛盛,冬月裸体,昼夜鸣叫,故曰寒号。”


国语辞典

1.动物名。哺乳纲翼手目。一种最大的蝙蝠,体长尺余,展翅可达二尺以上


网络解释

1.寒号虫

寒号虫又名橙足鼯鼠,其屎名为五灵脂是珍贵的中药材。味甘、性温、无毒。可用于治疗心腹痛、小肠疝气、产后恶露、腰腹疼痛、小儿蛔虫病、月经不止等症,外用可治疗虫、蛇咬伤。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相关谜语

谜面:蝉声断续悲残月(鸟名)
谜底:寒号虫

寒号虫造句

  • 1、五台山上有一种鸟,叫做寒号虫
  • 2、可是,当寒夜过去,太阳从东方升起,温暖的阳光照耀大地,这时,寒号虫却忘记了昨夜的寒冷,它又说:得过且过!
寒号虫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