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易牙

易牙


拼音 yì yá

简拼 YY

词语解释

易牙[ yì yá ]

1.人名。又称狄牙、雍巫


引证解释

1.人名。又称 狄牙、雍巫。春秋 时 齐桓公 宠臣,长于调味,善逢迎,传说曾烹其子为羹以献 桓公。见《左传·僖公十七年》、《战国策·魏策二》、《史记·齐太公世家》。后多以指善烹调者

《孟子·告子上》:“至於味,天下期於易牙。”

明 孙仁孺 《东郭记·百工之事》:“学生善做馒,易牙亲族,鱼肉常摶。”


国语辞典

1.人名。春秋时齐国人。生卒年不详。为齐桓公的内侍,擅烹调,善逢迎,甚得桓公的宠爱。桓公死后,易牙与竖刁等谋乱,立公子无亏即位,导致齐国大乱


网络解释

1.易牙

易牙,春秋时代一位著名的厨师,也有写成狄牙的。他是齐桓公宠幸的近臣,用为雍人。易牙是第一个运用调和之事操作烹饪的庖厨,好调味,很善于做菜。

易牙作为雍人,擅长于调味,所以很得齐桓公的欢心。因为他是厨师出身,烹饪技艺很高,他又是第一个开私人饭馆的人,所以他被厨师们称作祖师。


英语翻译 Easy tooth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相关谜语

谜面:不留龆龀(打一春秋战国人名)
谜底:易牙
解析:“肖”别指“肖像”。

易牙造句

  • 1、“当然有,主公就等着好戏开锣吧!”易牙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竟琢磨出一道匪夷所思的新菜品。
  • 2、对易牙来说,儿子是拿来烹的;对吴起来说,妻子是拿来杀的;对皇帝来说,女儿是拿来卖的;对刘粲来说,庶母是拿来睡的;而你重情重义,是拿来寻开心的。
  • 3、厨师界第一代掌门人、春秋时代的易牙就是利用这个定理,走了一条厨而优则仕的道路,给后世人提供了一条独辟蹊径的晋身之阶。
  • 4、易牙本传与其传说
  • 5、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师旷。
  • 6、庖丁鼓刀,易牙烹熬。
  • 7、伊尹汤液,乡野袅袅炊烟;易牙调味,街巷频频流传;太和炙鱼,精通烹调水产;膳祖女厨,擅长各种馐馔。
  • 8、易牙虽然一步登天,然而齐相管仲逝前提醒齐桓公,言道易牙烹子飨君,人伦尚且不顾,怎会忠君?后来易牙拥立宠妾之子作乱,将齐桓公活活气死,留下乱世奸臣之名,遗后人唾骂。
  • 9、而且,就算易牙他再怎么狠心恶毒,在那日落黄昏,凉风袭来的时候,他也会略感悲痛和悔恨吧!
  • 10、物性不良,虽易牙烹之,亦无味也。
  • 11、结果有位过路的外地人,嗜茶善文,终于作成茶联一副,曰:“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 12、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
  • 13、是否曾听闻?春秋宠臣易牙,原本只是齐桓公身边的厨子,为了满足齐桓公的口腹之欲,他狠心将自己三岁的儿子蒸了献给齐桓公吃,从此平步青云,深得齐桓公宠爱。
  • 14、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人似乎对吃有着一种狂热的迷恋,古有易牙烹子而食,今有各种美食比赛络绎不绝,是什么让国人这么热衷于吃呢?
  • 15、一串穿成粽,名传角黍通。豚蒸和粳米,白腻透纤红。细箬轻轻裹,浓香粒粒融。兰江腌酺贵,知味易牙同。
  • 16、吴王好剑客,民身多疮;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齐桓嗜异味,易牙蒸其子。
  • 17、我和时间先生又来到了齐桓公时代,看到管仲快要去世的一幕。管仲临终时的忠告齐桓公不听,最后还是重用竖刁、易牙、开方,落得个尸首腐烂却不能入殓的下场。
  • 18、竖刁、易牙勃然大怒,把齐桓公左右服侍的人全部逐走。
  • 19、遗言,亲信易牙、竖刁。
  • 20、春秋时朞有一个着名的厨师,叫做易牙,为了给齐桓公解馋,他用自己的孩子烹制肉汤。
易牙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