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挽联
wǎnlián

挽联


拼音 wǎn lián

简拼 WL
五笔 RQBU

词语解释

挽联[ wǎn lián ]

1.哀悼死者的对联

elegiac couplet;


引证解释

1.哀悼死者的对联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只见那孝帐上面,七长八短掛满了挽联。”

胡适 《我对丧礼的改革》:“倘蒙赐吊,只领香一炷或挽联之类。”

冰心 《南归》:“虽然没有写哀启,我却在父亲下泪搁笔之后,替他凑成一副挽联。”

哀悼死者的对联。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张太史联》:“玉卒后,某乞人代为輓联,鲜当意者。”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李傅相入曾文正公幕府》:“傅相邮寄輓联云:‘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盖纪实也。”


国语辞典

1.哀悼死者的联语


网络解释

1.挽联

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它是对死人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有其社会性,也有其时代的代表性。

挽联要有真实性、不能把挽联写成通用联,挽联即是办理丧事或祭祀先人时所要用到的一种形式,其主要的作用是哀悼逝去之人,表达对逝去之人的一种敬意与怀念等。现在一般人们都去专门销售店里买,这是对死人的不尊敬的表现。


英语翻译 elegiac couplet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挽联造句

  • 1、第二天,白家挂满了白色灯笼和白色的布条,白家的人都穿上了白衣,在大厅中放置亲友送来的奠仪和挽联、祭幛、匾额、花圈、纸活及送的“唪经”。
  • 2、挽联,有的地方叫丧联,系由挽词演变而来,是一种人们用于对先人、死者表示缅怀、寄托哀思的对联。
  • 3、这是深渊,在枕褥之间,挽联般苍白。
  • 4、5月25日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哀思如潮,挽联如织,数千群众自发前来送别。
  • 5、神龛两侧,古字木匾两旁,各挂有挽联,祭幛。
  • 6、“泣别英雄”“深切怀念救人英雄”,一副副挽联寄托着人们无尽的哀思。
  • 7、许智明为了支持袁庚支持改革不得不委曲求全,袁庚为追悼许智明漏夜撰写挽联,许智明子女追思父亲写给涂俏的长信,诸多章节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改革的艰辛,洋溢着浓得化不开的人情味。
  • 8、许多吊唁者都携带着挽幛、挽联、花圈等。
  • 9、门垛两旁写着一副挽联,上联“大好男儿光争日月”,下联“精忠魂魄气壮山河”,横批“铁血精神”。
  • 10、三是一些将士战死后,社会各界所写的挽联、悼词,文辞优美,感情真挚,有拱璧之贵。
  • 11、“启节秉乎天,人从侠道知忠荩;礼失求诸野,路断关河望竹林”陈启礼的挽联也见证了这位曾经的传奇人物,黑帮“鸭霸子”的地位。
  • 12、陈文郁的公祭仪式上午在高雄市立殡仪馆举行,马英九致赠挽联“术艺扬辉”,吴敦义也致赠挽联“懋绩惠农”。
  • 13、左宗棠对曾国藩的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功错若石,相朞无负平生。
  • 14、“赍志育贤良,含辛茹苦,伟绩丰功垂青史;丹心昭日月,鞠躬尽瘁,高风亮节励后人”,华师附中全体师生为他们尊敬的老校长呈上挽联
  • 15、追悼会的挽联如此描述,“李广未封人扼腕,晨星陨落地含悲”,令人动容。
  • 16、凝望着那缀满了朵朵白花的巨大松柏牌楼、挂在竹架上的无数挽联和堆积如山的花圈,张治中的情感如大河奔涌,难于自禁,泪流满面。
  • 17、“亲爱的二冬,我永远和你在一起”,“亲爱的爸爸永远在我心中”,孟二冬的妻子耿琴和女儿孟菲敬献的挽联被安放在正中。
  • 18、去年郝市府传统挽联发了4700件,近400件喜庆祝贺的中堂、镜屏、喜幛。
  • 19、市府缮写室共有2名缮写人员,哈文慈负责写挽联,另王兴华专责中堂、镜屏与题词,皆是透过市府公开招标聘任,一年一签。
  • 20、“碧血忠魂潜心法治鞠躬尽瘁,华星秋月璀璨人生风范长存”,挽联下,人们眼噙热泪……一位法官叹息:“这世间真有楷模,让我辈有所皈依……”。
挽联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