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遗音
yīn

遗音


拼音 yí yīn
注音 一ˊ 一ㄣ

简拼 YY

词语解释

遗音[ yí yīn ]

1.谓留下声音

2.指留下的声音

3.不绝之馀音。形容音乐或诗歌极其美好

4.前代留传下来的音乐

5.哀声

6.死者生前所说的话

7.留下音信


引证解释

1.谓留下声音

宋 苏轼 《雷州》诗之三:“终日数椽间,但闻鸟遗音。”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并涉颖》之二:“路暗鸟遗音,江清鱼弄姿。”

2.指留下的声音

宋 秦观 《韩枢密夫人挽词》之一:“旧像瞻揄闕,遗音想佩环。”

清 涂大酉 《杂诗》:“飞鸿迟迟来,掉入青烟路。遗音落风中,适与歌声过。”

3.不绝之馀音。形容音乐或诗歌极其美好

《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三十:“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宋 苏轼 《送俞节推》诗:“吴兴有君子,淡如朱丝琴。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遗音。”

明 唐龙 《<大复集>序》:“凡得若干首,洋洋纚纚,一唱一嘆而有遗音焉。”

4.前代留传下来的音乐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情舒放而远览,接轩辕之遗音。”

戴明扬 注引 梁章鉅 曰:“黄帝使伶伦截竹,乐律起於黄帝,故云‘接轩辕之遗音’。”

唐 陈季 《湘灵鼓瑟》诗:“遗音如可赏,试奏为君听。”

郭沫若 《今昔集·钓鱼台访古》:“翰笙(阳翰笙)言:花苗人甚忧抑,其音乐亦甚凄凉……我听了这话,联想到《楚辞》,《楚辞》的悲抑或不无苗民的遗音吧?”

5.哀声。 《易·小过》“飞鸟遗之音” 唐 孔颖达 疏:“遗,失也。鸟之失声,必是穷迫未得安处

《论语》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故知遗音即哀声也。”

唐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遗音和蜀魄,易簀对巴猿。”

6.死者生前所说的话

《文选·潘岳<悼亡诗>之二》:“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

李善 注:“《左氏传》:晋穆嬴曰:今君虽终,言犹在耳。”

《文选·卢谌<赠刘琨一首并书>诗》:“畴曩伊何,逝者弥踈,温温恭人,慎终如初。览彼遗音,恤此穷孤。”

李善 注:“遗音,谓諶父之言也。”

明 李东阳 《明故资政大夫谥文僖董公墓志铭》:“比有哭子之戚,公屡致吊慰,讣至之后,盖犹有遗音焉。”

7.留下音信

唐 刘禹锡 《伤往赋》:“龙门风霜苦,别鹤哀鸣夜衔羽;吴江波浪深,雌剑一去无遗音。”


国语辞典

1.余音、余韵

《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2.死者存留在活人记忆中的说话声音

《文选·潘岳·悼亡诗三首之二》:“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

3.古人所流传下来的音乐

《文选·嵇康·琴赋》:“情舒放而远览,接轩辕之遗音。”


网络解释

1.遗音

遗音 (yí yīn) 谓留下声音。 宋 苏轼 《雷州》诗之三:“终日数椽间,但闻鸟遗音。”

指留下的声音。 宋 秦观 《韩枢密夫人挽词》之一:“旧像瞻揄阙,遗音想佩环。”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遗音造句

  • 1、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曹植
  • 2、吟笙咏笙诗极多,且不作一一展示,‘娲皇遗音寄玉笙‘正反映了女娲‘作竹簧‘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巨大影响。
  • 3、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曹植 
  • 4、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遗音
  • 5、潮剧是宋元南戏的遗音
  • 6、斐然武公德,卫风有遗音
  • 7、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 8、其他人是头顶星辰,是南迁候雁,你不一样,你是老潦笠翁,是秋隔遗音,是百鲜正艳时,独取一只,佩于胸前。
  • 9、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 10、他是活动的引领者,用他的热忱、孜孜不倦,让白学遗音,火焰重燃。
  • 11、这大概是传统文化的遗音:旧式女性完全归属于家庭,大门不出二门不入才是贤德,交朋结友是天方夜潭。女性的社交需求完全被抹杀,所有情感交流,只允许与家人间发生。她活着,仅仅是妻子与母亲。
  • 12、走着走着,我领略到了泉州森林公园的美在于池边留香,林中遗音…。
  • 13、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 14、鹤鸣在林樾,山谷有遗音
  • 15、其他人是头顶星辰,是南迁候雁,你不一样,你是老潦笠翁,是秋隔遗音,是百鲜正艳时,独取一只,佩于胸前。没关系,你就在我的宇宙里绽放光芒吧。
  • 16、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
  • 17、情舒放而远览,接轩辕之遗音
  • 18、遐想逸民轨,遗音良可玩。
  • 19、翘首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 20、可能保存了海盐腔的遗音
遗音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