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史鉴
shǐjiàn

史鉴


拼音 shǐ jiàn

简拼 SJ

词语解释

史鉴[ shǐ jiàn ]

1.泛称史籍。《史记》与《资治通鉴》为我国史书代表著作,故用二者为我国史籍的代称


引证解释

1.泛称史籍。 《史记》与《资治通鉴》为我国史书代表著作,故用二者为我国史籍的代称

《红楼梦》第五一回:“前八首都是史鑑上有据的。”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四:“女名静娟,字守一,好观史鑑。”


国语辞典

1.史,史记。鉴,通鉴。司马迁的史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史书二大代表作品,故以史鉴泛指有关历史方面的书籍

《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他从小颇看史鉴,晓得有此一种法术。”

《红楼梦·第五一回》:“这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见过不成!”


网络解释

1.史鉴 (明代官员)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

2.史鉴 (词语)

[shǐ][jiàn]

史 鉴

能作为借鉴的历史事实。


英语翻译 Shi Jian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史鉴造句

  • 1、读经传则根底厚,看史鉴则议论伟。观云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 2、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 3、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
  • 4、就算鳌拜智者千虑或有一失,史鉴梅也不是吃干饭的。
  • 5、我胸有成竹地站了起来反驳林雅琪:“世界名人培根说过:‘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这不足以说明开卷有益吗?人欲成才,士欲济世,务必开卷读书。”。
  • 6、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 7、开启地宫实则为了保护,为了研究,为了以史鉴今。
  • 8、无言独回千年,改史鉴,冥冥寂寞望想太一殿。
  • 9、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心中一道很深的伤,随着这道伤痕的结痂、愈合,如今回溯那段惨痛的历史,我们说: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请让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和平洒满人间。
  • 10、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 11、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 12、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
  • 13、透过历史看前人,不为前人的才华,只为以史鉴后人。历史告诉我们:凡事要为自己留后路,不要自掘坟墓!
  • 14、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 1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 16、酷爱读史,擅长以史鉴今。
  • 17、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 18、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白骨可以瞑目,让冤魂能够安眠,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哭泣,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 19、宋徽宗政和五年头名状元秦桧,后却变节为奸,遗臭万年,是为史鉴
  • 20、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白骨可以瞑目,让冤魂能够安眠,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哭泣,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史鉴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