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经筵
jīngyán

经筵


拼音 jīng yán

简拼 JY

词语解释

经筵[ jīng yán ]

1.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宋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侍,轮流讲读。元、明、清三代沿袭此制,而明代尤为重视。除皇帝外,太子出阁后,亦有讲筵之设。清制,经筵讲官,为大臣兼衔,于仲秋仲春之日进讲


引证解释

1.汉 唐 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宋 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宋 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侍,轮流讲读。 元、明、清 三代沿袭此制,而 明 代尤为重视。除皇帝外,太子出阁后,亦有讲筵之设。 清 制,经筵讲官,为大臣兼衔,于仲秋仲春之日进讲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二:“神宗皇帝御经筵,时方讲《周官》。”

《元史·吴澄传》:“泰定元年,初开经筵,首命澄与平章政事张珪、国子祭酒邓文原为讲官。”

明 焦竑 《焦氏笔乘·经筵面奏》:“我朝经筵日讲,非徒辩析经史,为观美也;谓当旁及时务,以匡不逮。”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二:“康熙十年二月,肇举经筵大典於保和殿,以孝感熊文端公为讲官,知经筵事。”


国语辞典

1.旧日帝王听讲经籍的地方

《宋史·卷一七·哲宗本纪一》:“开经筵,讲鲁论,读三朝宝训。”


网络解释

1.经筵

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宋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侍,轮流讲读。元、明、清三代沿袭此制,而明代尤为重视。除皇帝外,太子出阁后,亦有讲筵之设。清制,经筵讲官,为大臣兼衔,于仲秋仲春之日进讲。


英语翻译 place where the emperor listened to lectures (traditional)​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经筵造句

  • 1、翰林通过经筵日讲,讲论经史,培养君德,从容谏诤,匡弼阙失。
  • 2、“经筵”指的是封建帝王为研读经史,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经筵制度就是在这一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相对完善、全面的制度体系。
  • 3、充经筵讲官,敷陈明畅。
  • 4、经筵和其他所有的仪式一样,必有其目视耳听的对称均衡。
  • 5、以经筵触忌讳,谪开州同知。
  • 6、是岁,诏结知经筵,扈从上都。
  • 7、大小经筵制度,在宪宗朝时一度废置。
  • 8、太平请僧道有妻子者勒为民以减蠹耗,给校官俸以防虚冒,请赐经筵讲官坐以崇圣学,立行都水监以治黄河。
  • 9、九年里,高拱讲授经筵,敷陈剀切,谨慎用事。
  • 10、中国古代经筵是为帝王研经读史而专设的御前讲席。
  • 11、成化初,充经筵讲官,进侍讲。
  • 12、诚宜开张圣听,修德勤学,举四书、五经及通鉴中有裨身心要务治平大道者,内则深宫燕闲,朝夕讨论,外则经筵进讲,敷对周详。
  • 13、癸丑,开经筵,诏辅臣观讲。
  • 14、明代君主常以圣躬违和或祁寒盛暑为由暂免经筵日讲。
  • 15、除每月三次的经筵外,尚有日讲,只用讲读官内阁学士侍班,不用侍仪等官,讲官或四或六,每伴读十余遍后,讲官直说大义,惟在明白易晓。
  • 16、万历帝不参加经筵讲席,工科右给事中王元翰批评道:朝讲不御,则伏机隐祸不上闻。
  • 17、壬寅,诏经筵官开陈经旨,救正阙失。
  • 18、所以看来皇帝的病源不深,早朝和经筵不致耽搁太久。
经筵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