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艰阻
jiān

艰阻


拼音 jiān zǔ

简拼 JZ

词语解释

艰阻[ jiān zǔ ]

1.艰难险阻

2.阻难


引证解释

1.艰难险阻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寻思涉歷兮多艰阻,四拍成兮益悽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度葱岭已入北天竺境,于此顺岭西南行十五日,其道艰阻,崖岸险絶。”

唐 皎然 《送颜处士还长沙觐省》诗:“归人忘艰阻,别恨独何任。”

清 吴敏树 《与朱伯韩书》:“十餘年来,重以艰阻,一兄一弟,俱已亡逝,独侍老母,身任俯仰之计。”

2.阻难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一:“方彫云为白太傅所知,后游涪州,累为閽人艰阻。为诗以献卢尚书,范阳公怒閽者而礼方生焉。”


网络解释

1.艰阻

艰阻,汉语词汇,拼音为jiān zǔ,意思是艰难险阻。出自《胡笳十八拍》。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艰阻造句

  • 1、海隅遐旷,风涛艰阻,忠款之至,职贡相寻,尚想徽猷,甚以嘉慰!朕自祗承宠命,君临区宇,思弘王道,爱育黎元。
  • 2、至于漕运艰阻,旱干水溢民则叩焉。
  • 3、我国从之前被其他国家欺悔到现在慢慢强大起来,经历了许多困难、艰阻,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跨了过去,到了现在我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当那鲜红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宏亮的国歌响起时,我已浑浑的被震撼了,我的母亲啊!她让我感到自豪。
  • 4、这一项项教育活动,都教导着我们要慎终追远,不忘来路!在这样浓厚的氛围里,身为邓中学子必须谨记老师们的教诲,化哀思为力量,以追思为动力,缅怀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使之成为激励自己直面一切艰阻的强大精神动力。
  • 5、生活途中,有些是无法逃避的,比如命运;有些是无法更改的,比如情缘;有些是难以磨灭的,比如记忆;有些是难以搁置的,比如爱恋……与其被动地承受,不如勇敢地面对;与其鸟宿檐下,不如击翅风雨;与其在沉默中孤寂,不如在抗争中爆发……路越艰,阻越大,险越多,只要走过去了,生活就会更精彩。
  • 6、你想要的,都会如朞而至的;路越艰,阻越大,险越多,只要走过去了,人生就会更精彩。
  • 7、人生途中,有些是无法逃避的,比如命运;有些是无法更改的,比如情缘;有些是难以磨灭的,与其被动地承受,不如勇敢地面对;与其软弱自卑,不如努力奋斗,路越艰,阻越大,险越多,勇敢走过去,你的人生就会更精彩。
  • 8、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
  • 9、把所有的不快给昨天,把所有的希望给明天,把所有的努力给今天。人生途中,有些是无法逃避的,比如命运;有些是无法更改的,比如情缘;有些是难以磨灭的,与其被动地承受,不如勇敢地面对;与其软弱自卑,不如努力奋斗,路越艰,阻越大,险越多,勇敢走过去,你的人生就会更精彩。
  • 10、溪流包容山岩的艰阻险挡,勇往直前,终于流入东海;梅花包容冬日的风霜严寒,傲然绽放,终于香飘人间;青松包容山间的风吹雨打,负径直上,终于屹立巅峰。
  • 11、与其被动地承受,不如勇敢地面对;与其在沉默中孤寂,不如在抗争中爆发。路越艰,阻越大,险越多,只要走过去了,人生就会更精彩。早安!
  • 12、时李希烈阻兵,江淮租输,所在艰阻,特移运路自颍入汴。
  • 13、而先皇帝跋涉山川,蒙犯霜露,道路辽远,自春徂秋,怀艰阻于历年,望都邑而增慨,徒御弗慎,屡爽节宣,信使往来,相望于道。
  • 14、泛海而至,风波艰阻,沈溺相系。
  • 15、六郎夫妇三生梦,幽恨从来艰阻
  • 16、你想要的,都会如朞而至的;路越艰,阻越大,险越多,只要走过去了,人生就会更精彩。
  • 17、正痴痴望着天空,浸入回忆的我,被穿过云层的阳光晃花了眼,回过神来,嘴角露出了难以察觉的微笑,我愿带微笑走在人生的路,看世间风起云涌,不畏艰阻,以微笑淡然一切。那片微笑,我愿一生携带。
  • 18、生活途中,有些是无法逃避的,比如命运;有些是无法更改的,比如情缘;有些是难以磨灭的,比如记忆;有些是难以搁置的,比如爱恋与其被动地承受,不如勇敢地面对;与其鸟宿檐下,不如击翅风雨;与其在沉默中孤寂,不如在抗争中爆发路越艰,阻越大,险越多,只要走过去了,生活就会更精彩。
  • 19、与其被动地承受,不如勇敢地面对;与其在沉默中孤寂,不如在抗争中爆发。路越艰,阻越大,险越多,只要走过去了,人生就会更精彩。早安!
  • 20、人生途中,有些是无法逃避的,比如命运;有些是无法更改的,比如情缘;有些是难以磨灭的,比如记忆;有些是难以搁置的,比如爱恋与其被动地承受,不如勇敢地应对;与其鸟宿檐下,不如击翅风雨;与其在沉默中孤寂,不如在抗争中爆发路越艰,阻越大,险越多,只要走过去了,人生就会更精彩。
艰阻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