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龙泉窑
lóngquányáo

龙泉窑



词语解释

龙泉窑[ lóng quán yáo ]

1.宋瓷窑名。因在浙江省·龙泉县而得名。所产为青瓷,土细质厚,色葱翠,釉彩多碎纹


引证解释

1.亦作“龙泉窑”。 宋 瓷窑名。因在 浙江省 龙泉县 而得名。所产为青瓷,土细质厚,色葱翠,釉彩多碎纹

明 曹昭 王佐 《新增格古要论·古窑器论·古龙泉窑》:“古龙泉窑,在今浙江处州府龙泉县,今曰处器、青器、古青器,土脉细且薄,翠青色者贵。”

清 程哲 《窑器说》:“龙泉窰出浙江处州龙泉县,与哥窰共一地道,宋时名曰青瓷明窰。移处州府,处州青色土堊,火候较旧龙泉质劣,古器质薄。”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瓷器》:“章窰乃宋人章生兄弟所烧,兄名生一,弟名生二,其製更加精密。兄陶者为哥窰,弟陶者仿古龙泉窰,足皆铁色,哥窰多断纹,多百圾坡,更见重於世。”


国语辞典

1.一种瓷器。产于浙江省龙泉县,分哥窑、弟窑两种。色多淡青,釉彩带有纹片,曾外销多国


网络解释

1.龙泉窑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宋代六大窑系。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与三窑的产品相似。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簿。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龙泉窑造句

  • 1、名窑包括越州窑,景德镇窑,该窑生产彩饰和红釉瓷器,及生产碗盘的龙泉窑和磁州窑。
  • 2、后代又陆续从宋六陵的遗物中发现铜凉拔锈管、真珠戏马鞍、锡器、端砚、玉瓶炉、古铜、精美的龙泉窑青瓷,这对研究当时的手工技术和社会文化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
  • 3、据历史传说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州、龙泉县各建一窑,哥哥建的窑称为“哥窑”,弟弟建的窑称为“弟窑”,也称章窑、龙泉窑
  • 4、梅子青是南宋龙泉窑创制的杰出青釉品种。
  • 5、估价近千万的北宋龙泉窑琮式瓶、数百万的荷花温酒壶等瓷器,以及明代羊脂白玉合环手镯为代表的珍贵藏品。
  • 6、瓷樽始于宋,汝窑、定窑、龙泉窑均有烧造,是陈设用品。
  • 7、北宋的汝瓷与南宋的官窑、龙泉窑青瓷都是玻璃釉,但它们的配方已不再是稀淡的石灰釉而是粘稠的石灰碱釉,因而汝瓷“釉汁莹厚如堆脂”。
  • 8、龙泉窑青瓷都是玻璃釉,但它们的配方已不再是稀淡的石灰釉而是粘稠的石灰碱釉,因而汝瓷“釉汁莹厚如堆脂”。
  • 9、之后龙泉又因青瓷享誉世界,特别是在南宋时朞,龙泉窑烧制出了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为世人所惊叹,辉煌数百年。
  • 10、其中,1983年出土于浙江省松阳县的南宋龙泉窑粉青釉凤耳瓶,器物造型规整、精良的胎质和厚厚如玉般的粉青釉实属少见,属于龙泉窑青瓷中的稀有珍品。
  • 11、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龙泉窑系。
  • 12、龙泉窑始于五代,烧制青瓷。
  • 13、古代文献都说,哥窑专烧开片瓷,弟窑也就是龙泉窑,烧的是无开片的龙泉青瓷。
  • 14、哥窑、官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
  • 15、由此,我也掌握了很多收藏知识:白色的是定窑;青色的是越窑和龙泉窑;黑色的是吉州窑和建窑…这是粉盒,那是梅瓶、荷叶碗、斗笠碗…老爸每次捧着他那些心爱的宝贝,讲起宝贝的历史和它在古代的用途,就变得心情很好,对我也要比平时更和颜悦色了。
  • 16、其余如龙泉窑、钧窑、定窑等,都继续得到发展,产品远销海内外。
  • 17、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州、龙泉县各建一窑,哥哥建的窑称为“哥窑”,弟弟建的窑称为“弟窑”,也称章窑、龙泉窑
  • 18、浙江龙泉县境内的龙泉窑,五代开始出现,历经北宋、南宋、元、明,直到清初才停止生产。
  • 19、龙泉窑经历了开创、发展、鼎盛、衰落四个阶段,此文从这四个发展阶段来分析不同时朞的瓷器装饰纹样的演变。
  • 20、这些文物以瓷器为主,包括福建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窑系及龙泉窑系的高质量精品,绝大多数文物完好无损。
龙泉窑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