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多情
duōqíng

多情



词语解释

多情[ duō qíng ]

1.重感情;富于感情,多指重爱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柳永《雨霖铃》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emotional; sensitive; be full of affection for sb. of the opposite sex;


引证解释

1.富于感情,常指对情人感情深挚

《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唐 何兆 《玉蕊花》诗:“惟有多情天上雪,好风吹上緑云鬟。”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髮。”

《红楼梦》第十六回:“谁知爱势贪财的父母,却养了一个知义多情的女儿。”

郭小川 《厦门风姿》诗:“相思树呵相思树,用你那多情的手儿指指路。”

2.指钟情的人

宋 张先 《南乡子·京口》词:“春水一篙残照阔,遥遥,有个多情立画桥。”

宋 苏轼 《蝶恋花》词:“墙里鞦韆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相思》:“懒人雕鞍闷不胜,此心如醉为多情。空垂眼底千行泪,难阻天涯万里程。”

清 纳兰性德 《太常引》词:“无凭踪跡,无聊心绪,谁説与多情?”


国语辞典

1.富于感情

《三国演义·第五七回》:“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

《红楼梦·第四五回》:“黛玉忙笑道:『东西事小,难得你多情如此。』”

薄情 薄幸 寡情 无情

2.情人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一〇出》:“未知何日,再与多情欢会?”

元·赵长卿〈探春令·楼头月满〉词:“为多情,役得神魂撩乱,又被梅萦绊。”


网络解释

1.多情 (汉语词语)

多情,是针对一个人的性格而言,感性、重感情、感情丰富的性格叫多情多情和滥情、花心不同,滥情、花心是指没有原则性的动情,对谁都会动情,往往不会动真心,只是玩玩而已;多情是指一个人感情丰富,容易动情,但有原则性,是出于真心的,并且不一定会做出实际行动,甚至有时候多情的人可以相当专情。


英语翻译 affectionate, passionate, emotional, sentimental

法语翻译 affectueux, passionné, émotif, sentimental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多情造句

  • 1、很多情侣都希望结婚后能白头偕老,恩爱一生。
  • 2、总是温柔多情、怜香惜玉的他,异性缘一向很好。
  • 3、戏里那位多情公子,天生就是怜香惜玉的个性。
  • 4、月亮出海了。在腾空的一瞬间,它仿佛猛地一跳,浑身披满水花,让多情的大海把它冲洗得分外明丽和洁净。
  • 5、不是每个人的德性都一样,那种天生多情,喜好招蜂引蝶的人,是不可能对那个人死心塌地的。
  • 6、奥运会我们虽未躬逢其盛,可是从电视中也看到了很多情形。
  • 7、这个新同学新来乍到,许多情况不熟悉,大家争着告诉他。
  • 8、天上牛郎织女来相会,地下多情人儿共祈爱情永恒不渝。
  • 9、叮叮咚咚流淌的小溪,像多情的少女哼着婉转美妙的歌儿。
  • 10、坐公共汽车去香山公园,可以在公园前两站下车,那里有一条羊毛出在羊身上直通香山,徒步攀援,颇多情趣。
  • 11、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 12、一头乌黑茂密的头发,一双剑眉下却是一对细长的桃花眼,充满了多情,让人一不小心就会沦陷进去。
  • 13、孤独是孤灯下多情的灵魂,虽望穿秋水,总也割不断丝丝缕缕泪洒信笺的思念,是一种深深的无奈,了的情缘。
  • 14、这个可以应用八戒的一句话,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连绵无绝朞。
  • 15、春天的牡丹花开了,带着多情的笑容,摇摆着袅娜的身姿。
  • 16、梦锁玉楼,情迷天宇,端午几度来又去。愁断魂肠也凄凉,素颜问天悲如许。夜色阑珊,笛箫歌舞,凭栏徘徊寄情处。三更劲头盼天晴,多情恰似潇湘雨。端午时节,祝君快乐一如往昔!
  • 17、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 18、三月是温暖的,三月是多情的,三月是活力无限的。
  • 19、温柔多情美丽聪慧的你,不正是我一直在苦苦地寻觅,苦苦地追求着的企盼么。
  • 20、牡丹花开了带着多情的笑容,摇摆着袅娜的身姿。
多情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