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呕吐
ǒu

呕吐


拼音 ǒu tù

简拼 OT
五笔 KAKF



词语解释

呕吐[ ǒu tù ]

1.饮食、痰涎从胃中上涌,自口而出。古代文献多以有声无物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有物有声为呕。现一般不区分,而将有声无物者,称为“干呕”

vomit; be sick; throw up;


引证解释

1.谓恶心而吐出胃中容物

《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又歷大头痛、小头痛之山,赤土、身热之阪,令人身热无色,头痛呕吐,驴畜尽然。”

《隋书·隐逸传·李士谦》:“母曾呕吐,疑为中毒,因跪而尝之。”

《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杜慎卿勉强吃了一块板鸭,登时就呕吐起来。”

韦君宜 《忆西榆林》:“乍开始打鱼,人们也受不了这湖上的风浪和冰凉的湖水,有的一上船就呕吐。”


国语辞典

1.胃壁收缩异常,食物逆出口外,称为“呕吐”。多由胃病、中毒或精神作用而起


网络解释

1.呕吐 (呕吐)

呕吐,中医病证名。是以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的一种病证,可出现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临床辨证以虚实为纲。治疗以和胃降逆为原则,但须根据虚实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英语翻译 to vomit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呕吐造句

  • 1、他先是头晕,继而又呕吐
  • 2、汽车在山路上不停地颠簸,很多乘客都因晕车而呕吐不止。
  • 3、这个孩子呕吐得厉害,应该赶快到医院去。
  • 4、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 5、粽子好吃,但要小心;食品加工,让人呕吐;要看证明,屈原就是这样被毒死的。
  • 6、夏季高温暑酷,坐车谨防中暑,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建议司机调高温度,如若感觉头晕呕吐,最好就近下车上路,清凉油于前额抹涂,仁丹赶紧温水冲服。
  • 7、航轮在风浪中颠簸前进,许多旅客都呕吐起来。
  • 8、在痛苦之中,妈妈挣扎着,翻滚着,为了继续生存下去,忍耐着没有休止的呕吐
  • 9、主治中风昏迷,中暑,心痛,呕吐,癫狂,痫证,口疮,口臭,鹅掌风,善怒,发热无汗,两便带血,胸胁支满,黄疸,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后遗症,食欲不振,手指麻木等。
  • 10、这样的人常表现为舌苔厚腻、口甜或口中发腻、食欲不振,平时常感觉胃部胀满,严重者会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眼睑及面部浮肿等症状。
  • 11、此外,姜半夏可明显缓解呕吐症状,对治湿痰冷饮、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等有帮助。
  • 12、家住无锡胡埭的余泽和几个亲戚上周日自行采摘蘑菇回家并烹饪食用,后一家七口人均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 13、对意识丧失者宜用手帕、手指清除伤员口鼻中泥土、呕吐物、假牙等,随后让伤员侧卧或俯卧。
  • 14、使君子等,这些药都有一定毒性和副作用,如驱蛔灵虽然毒性低,但常服或过量都可引起头晕、头痛、呕吐及肝功损害,苦楝皮苦寒败胃,过量还可引起中毒死亡。
  • 15、在开往戴家的路上,消防车颠簸起来,我呕吐在了鲜红色的车门上,那分明是一堆橡果碎片、芥菜,还有好多小昆虫的皮。
  • 16、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泄泻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
  • 17、大便酸臭,或如败卵,腹部胀满,口臭纳呆,泻前腹痛哭闹,多伴有恶心呕吐,舌苔厚腻等症状。
  • 18、蓖麻籽中毒病人的验尸报告显示:呕吐物和粪便中含血。
  • 19、脾虚证是指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证,其病情比较繁杂,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经闭、带下、四肢逆冷、小儿多涎等临床表现。
  • 20、不远处传来一个女子呕吐不已的声音,立花小次郎顺声望去,只见田野泽圆掀起脸上的防毒面具,趴在迪厅的一角,吐得连黄胆水都出来了。
呕吐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