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笔记小说
xiǎoshuō

笔记小说



词语解释

笔记小说[ bǐ jì xiǎo shuō ]

1.以人物为中心、具有情节结构的笔记体著作


引证解释

1.以人物为中心、具有情节结构的笔记体著作

孙犁 《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成就很高的笔记小说。”


国语辞典

1.内容上多不拘类别,有闻即录,包含了天文地理、风俗民情及轶闻轶事。其中保存了许多异事奇闻,文字多活泼生动,饶富趣味


网络解释

1.笔记小说

笔记小说:是一种笔记式的短篇故事。特点:篇幅短小、内容繁杂。笔记小说于魏晋时期开始出现,学界一般均依鲁迅的观点概分为“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两种主要类型。广义上泛指一切用文言写的志怪、传奇、杂录、琐闻、传记、随笔之类的著作,内容广泛驳杂,举凡天文地理、朝章典制、草木虫鱼、风俗民情、学术考证、鬼怪神仙、艳情传奇、笑话奇谈、逸事琐闻等。

志怪小说基本上受到史书体例的影响,多标榜其记事之确实,以史家的态度书写笔记,所以并非有意识的小说创作。而在艺术表现上,其故事情节多为直线发展的笔记体,缺乏人物形貌与心理的描写,也没有特别铺张情节的发展。中国古代的笔记小说,截至清末,大约不下于3000种,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笔记小说造句

  • 1、历代笔记小说作为非主流的文化载体,其中所记载的茶产地、茶品、茶艺、茶道等比之诗文审美化的描写,更具研究传统茶文化的价值,应予以重视。
  • 2、明人年谱中有“凌迟例该三千六百刀”之说,但据历代笔记小说来看,实际的刀数从八刀、二十四刀,至于一百二十刀不等。
  • 3、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诗是中国茶文化的主要构成和传播内容之一,然而在历代笔记小说中,很多有关泡茶、品茶、煎茶以及社会各阶层对茶的描述和认识的思想资源,还没有很好地进行整理研究。
  • 4、希望能通过相关的笺释校注为唐代典籍整理尽一己之力,为今后笔记小说之文史研究的深入开展做一小部分基础工作。
  • 5、唐五代笔记小说描述的占卜现象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人们的精神希冀,亦说明了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不发达的状态。
  • 6、本论文以唐五代笔记小说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唐五代笔记小说中的佛教故事。
  • 7、曲振明正是在这间书店见到了许多外面见不到的古旧书,接触了大量前人的笔记小说,也因此与文史结缘,爱上了文史掌故。
  • 8、父亲好喝点酒,闲来也爱看书,翻些古笔记小说什么的。
  • 9、为明彼此差别,还原本来面目,本文立足于唐代笔记小说资料,特做考辨。
  • 10、在那里,我阅读了大量的有关唐宋词人行迹的笔记小说,披沙拣金,往往见宝。
  • 11、试论清代笔记小说的语料价值
  • 12、此外,还辟有栏目专载笔记小说
  • 13、唐五代笔记小说上承魏晋,对其题材多有继承,也有发展。
  • 14、这些活动多记载在唐诗和笔记小说当中。唐代酒肆的促销活动并非孤立的现象,而是当时商品经济水平提高、市场逐渐发育的一个表现。
  • 15、新笔记小说的首发先声者
  • 16、纪昀何以将笔记小说划归子部
  • 17、本文是对明代笔记小说俗语词进行的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
  • 18、清代笔记小说记录并解释了大量的俗语词,为汉语词汇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语言材料。
  • 19、明代的笔记小说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呈现出市井化倾向。
  • 20、宋代笔记小说中才女、智女、贤女、恶女形象比较突出。
笔记小说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