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支柱
zhīzhù

支柱



词语解释

支柱[ zhī zhù ]

1.支撑

谁可支柱。——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support; bolster;

2.起支撑作用的柱子。比喻中坚力量

矿用支柱。

家庭的支柱。

pillar; prop; mainstay;

3.支撑;撑起;撑住

桥梁支柱。

support; prop up;


引证解释

1.犹支撑。撑起;撑住

《后汉书·章帝纪》:“丁酉,南巡狩,詔所经道上,郡县无得设储跱。命司空自将徒支柱桥梁。”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积素斋文》:“隐然有支柱世道之意。”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四川铁路案档案·宣统三年十月二十一日赵尔巽致内阁袁世凯函》:“当日派端方赴川,尔巽即力阻两次。盖逆知其人专趋巧黠,不能支柱艰难。”

2.起支撑作用的柱子。比喻中坚力量

闻一多 《可怕的冷静》:“如果抗战是天经地义,不要忘记当年的青年,便是撑持这天经地义最有力的支柱。”

续范亭 《延安五老》诗:“只有董老未瞻韩,参政会上一支柱。”


国语辞典

1.支撑物体的柱子

“桥梁支柱”。

2.支撑、支持

《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丁酉,南巡狩,诏所经道上,郡县无得设储跱。命司空自将徒支柱桥梁。”

支持 支撑

3.比喻组织中的主要人物

“他是本会的支柱。”


网络解释

1.支柱 (词语释义)

支撑。撑起;撑住。

《后汉书·章帝纪》:“丁酉,南巡狩,诏所经道上,郡县无得设储跱。命司空自将徒支柱桥梁。”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积素斋文》:“隐然有支柱世道之意。”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四川铁路案档案·宣统三年十月二十一日赵尔巽致内阁袁世凯函》:“当日派 端方 赴 川 , 尔巽 即力阻两次。盖逆知其人专趋巧黠,不能支柱艰难。”


英语翻译 mainstay, pillar, prop, backbone

法语翻译 pilier

德语翻译 Stütze, Pfeiler, Stützbalken (S)​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支柱造句

  • 1、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信是力量的源泉,自信是精神的支柱
  • 2、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
  • 3、坚持是坚强的精神支柱,是一种使你执着向前走的品格,是追求与向往的先驱,更是生命的动力与奋斗的目标。
  • 4、胆怯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性命之水;尽力时,父爱是精力上的支柱;胜利时,父爱又是勉励与警锺。
  • 5、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
  • 6、竹子是花中君子,高雅挺立;竹子是心灵支柱,坚韧不拔;竹子是勉励之歌,节节攀升!
  • 7、中国的"支柱"良莠不齐,而且一些还不稳定。
  • 8、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中的歌谣,使彷徨无助的人重新找到精神的支柱
  • 9、吴越国宗室的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宗室治州,控制地方上,钱氏宗室因此成为维护王权的重要支柱
  • 10、潍坊工业传统深厚,现在拥有海洋化工、机械制造、信息技术、纺织轻工等支柱产业。
  • 11、弯头管件业是孟村的特色支柱产业。
  • 12、抗日战争后方是人民的支柱
  • 13、黄河,你那奔腾不息的河水,宛如中国龙跃动的血液;黄河,你那奔腾不息的河水,是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柱;黄河,你那奔腾不息的河水,鼓舞着中华儿女勇往直前;黄河,你那奔腾不息的河水,推动着新的时代发展。
  • 14、热情是强大的支柱,能催生我们乐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
  • 15、我喜欢你,就像小草离不开雨露一样;我喜欢你,就像大树离不开阳光一样;我喜欢你,就像汽车离不开汽油一样;我喜欢你,就像大楼离不开支柱一样。
  • 16、在现代西方语境中,文化产业是一个议论蜂起、备受关注的领域,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从经济的边缘走向了中心,成为了国家的支柱型产业。
  • 17、老爸,你不仅是家中的经济支柱,也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你是最好的爸爸,祝父亲节快乐!。
  • 18、坚守是坚强的精神支柱,是一种使你执着向前走的品格,是追求与向往的先驱,更是生命的动力与奋斗的目标。
  • 19、爱国主义怎么会和悲观主义一样呢?爱国主义的支柱是希望。
  • 20、格本的鼻子和下巴都磕破了,他又惊又痛,搂着滑梯的支柱,吸溜吸溜的哭了。
支柱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