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十常侍
shíchángshì

十常侍



简拼 SCS

词语解释

十常侍[ shí cháng shì ]

1.东汉灵帝时宦官张让、赵忠等十二人,都任中常侍,故称。十,取其成数


引证解释

1.东汉 灵帝 时宦官 张让、赵忠 等十二人,都任中常侍,故称。十,取其成数。 《后汉书·宦者传·张让》:“是时 让、忠 及 夏惲、郭胜、孙璋、毕嵐、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 十二人,皆为中常侍,封侯贵宠,父兄子弟布列州郡,所在贪残,为人蠹害

黄巾 既作,盗贼糜沸,郎中 中山 张钧 上书曰:‘……宜斩十常侍,县头南郊,以谢百姓。’”

《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人民,欲食十常侍之肉。”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上》:“汉有陈竇、十常侍之党,陈竇以君子而败,十常侍以小人而胜。”


网络解释

1.十常侍

十常侍指中国古代东汉(公元25年—220年)灵帝时操纵政权的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十二个宦官。他们都任职中常侍。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十常侍造句

  • 1、表章雪片告急,十常侍皆藏匿不奏。
  • 2、今赛硕与十常侍商议,秘不发丧,矫诏宣何国舅入宫,欲绝后患,册立皇子协为帝。
  • 3、而此时昏庸荒淫的灵帝除了沉湎酒色以外,还一味宠幸宦官,尊张让等人为“十常侍”。
  • 4、十常侍众人人藏匿区星等人作乱奏章,我前往谏之,不料陛下不听吾之忠言,却听信十常侍之言。
  • 5、张让话音一落,侍御史郭延出奏:陛下,臣延有章奏,中常侍张让宾客于歌私通张角,黄巾之乱天下板荡皆有十常侍祸乱朝纲始,还请陛下诛除十常侍以安天下。
  • 6、陛下,臣延有章奏,中常侍张让宾客于歌私通张角,黄巾之乱天下板荡皆有十常侍祸乱朝纲始,还请陛下诛除十常侍以安天下。
  • 7、陛下,十常侍卖官鬻爵,接着陛下的名义横征暴敛才弄得民怨四起,以致太平道起事,为天下计还请陛下诛杀十常侍
  • 8、张让率领十常侍,颠倒黑白除异已,捏造罪名杀朝臣,终于引起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不满。
  • 9、朝廷里以十常侍为代表的宦官们独霸朝纲,权倾天下。
  • 10、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
  • 11、汉末,汉灵帝尊信张让等十常侍,朝政日非,使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 12、讲的是汉朝时朞的事,皇帝汉灵帝很荒唐,竟然把宦官集团十常侍的张让叫爸爸,赵忠叫妈妈。
  • 13、将来年长,即成冠礼,而亲掌朝政,则振兴汉统,复光武之盛事,为朞不远也!如今父亲辅政,平定十常侍之乱,罢黜前朝弊政,擢天下名士相佐。
  • 14、父皇虽然正当壮年,但是却一直体弱多病,更受到十常侍等阉党逆贼的蒙弊,根本不知道如今天下四处刀兵,还以为天下承平河清海宴。
  • 15、就在今日食时,中常侍吕强被十常侍诬害致死。
  • 16、然则后汉的祸源,最大的便是十常侍,这还是人谋之不臧。
  • 17、任中常侍,封列侯,为十常侍之一。
  • 18、东汉之中常侍由宦官充当,如灵帝时的张让等十常侍宦官。
  • 19、郎中张钧上书奏请诛杀十常侍,帝不允,让等阴杀钧。
  • 20、十常侍之乱救驾有功,进郎中,封都亭侯。
十常侍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