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三至
sānzhì

三至


拼音 sān zhì
注音 ㄙㄢ ㄓˋ

简拼 SZ

词语解释

三至[ sān zhì ]

1.三条原则;三项法则

2.《战国策·秦策二》:“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后以“三至”谓谣言多次传播,也会产生影响

3.谓以游兵不时出入敌境,使敌困惫


引证解释

1.三条原则;三项法则

《荀子·议兵》:“所以不受命於主有三,可杀而不可使处不完,可杀而不可使击不胜,可杀而不可使欺百姓,夫是之谓三至。”

杨倞 注:“至谓一守而不变。”

《大戴礼记·主言》:“曾子问:‘敢问何谓三至?’孔子曰:‘至礼不让而天下治,至赏不费而天下之士説,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

2.后以“三至”谓谣言多次传播,也会产生影响

《战国策·秦策二》:“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踰墙而走。”

《后汉书·班超传》:“身非曾参而有三至之谗,恐见疑於当时矣。”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谗言三至,慈母不亲。”

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语称訕上之非,律有慝名之禁,皆所以防三至之毁,重两造之明。”

明 张居正 《答司空雷古》:“幸逢英明之主,不揣绵力,欲一举而振之,乃以此致恨於羣小,流言不啻於三至矣。”

3.谓以游兵不时出入敌境,使敌困惫

《管子·参患》:“故凡用兵之计,三惊当一至,三至当一军,三军当一战。”

石一参 今诠:“三至者,以游兵不时出入敌境,彼来则我退,彼退则我往,亟肆以疲之,多方以误之也。”


网络解释

1.三至

三条原则;三项法则。


英语翻译 Three to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三至造句

  • 1、王书记提纲挈领地概述了全省三至五年内的奋斗目标。
  • 2、红柳不矮不高,一般长到三至五米,树身挺拔,苗条秀丽;花朵儿碎小,红色,从春开到秋,簇拥在一起,像挤在一起的红脸蛋,笑嘻嘻地翘首远方。
  • 3、得容其间,则三至之言,浸润之谮,纷错交至。
  • 4、五楼是猪配种和保胎室,四楼是猪产房和保育室,三至一楼是猪生长室。
  • 5、蜂农为提高产量,将原来三至五天取一次蜂蜜,改为一天一摇蜜,产量上去了,质量下来了。
  • 6、退二至人,退三至天,此徐也。
  • 7、第三至十七卷系正身、侧身、半身、屈身、折身、纽身、倒身、翻身、行身、坐身。
  • 8、鹿笛管身外部常箍以三至五道金属圈,首尾两端拴系皮带,可以斜挎于肩上。
  • 9、冰糖为引,水煎分三至五次服。
  • 10、实行弹性学习年限:三至七年。
  • 11、潜伏朞为三至十四天。
  • 12、根据这些报告,这次地震在本港的烈度为修定麦加利地震烈度表的第三至四度。
  • 13、一说灸三至七壮,可治疥疾、目疾。
  • 14、三至四名男子突然冲上轻型货车,用螺丝批指吓该名司机,再将他困绑、蒙眼及封嘴,货车被匪徒驶离现场。
  • 15、制斜三角形杏黄旗三面,供果三至五个。
  • 16、雌鸟一年产蛋两次,每次产蛋三至七枚。
  • 17、因此说,即便脉来一息五六至,但来去无迫急之感仍不可以数脉论;即使脉来一息三至,但来去无迟慢怠缓之感仍不能以迟脉论。
  • 18、梨树通常三至五年就开始结果了,我之所以喜欢梨,不但因为它的形状、颜色、味道。而且因为它还能治咳嗽。有一次,我感冒了咳嗽,妈妈就给我煮梨吃,我吃了以后觉的比以前好多了。
  • 19、我们三至五年级的全体学生都在热卖图书,整个操场如同一个大型的图书市场。
  • 20、月季花刚长出来的嫩叶如同一弯月牙。水灵灵的小叶片还微微透着红,淡淡的红晕渐渐向四周散去。一株月季枝杈上均匀地长着三至五片嫩叶,就像一幅水墨画,显得那样素净淡雅。
三至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