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中和
zhōng

中和


拼音 zhōng hé

简拼 ZH
五笔 KHTK

词语解释

中和[ zhōng hé ]

1.使中和

用酸中和碱。

neutralize;

2.相对的事物互相抵消,失去各自的性质

酸碱中和。

neutralization;


引证解释

1.同“中和”

《汉书·叙传上》:“欥中龢为庶几兮,颜与冉又不得。”

颜师古 注:“龢,古和字也。”

明 宋濂 《瑶芳楼记》:“况夫宫角之相参,羽徵之互奏,禁其忿慾之邪,宣以中龢之正。”

1. 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儒家认为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于和谐境界。 《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东观汉记·张纯传》:“谦俭节约,闺门中和。”

唐 权德舆 《奉和圣制中春麟德殿会百僚观新乐》:“大乐本天地,中和序人伦。”

清 赵翼 《安宁州汤池》诗:“性真抱中和,元气葆温燠。”

2.中正平和

《荀子·王制》:“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

杨倞 注:“中和谓宽猛得中也。”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闻其声音,油然愉快,游神宇下,含履中和。”

朱自清 《山野掇拾》:“他是个含忍与自制的人,是个中和的人。”

3.道教语。指元气

《太平经·和三气兴帝王法》:“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四:“中和炼九气,甲子谢三元。”

4.化学、物理名词。(1)指相当量的酸和碱互相作用生成盐和水。(2)指抗毒素或抗毒血清跟毒素起作用,产生其他物质,使毒素的毒性消失。(3)指物体的正电量和负电量相等而不显带电现象的状态


国语辞典

1.儒家以中正平和为中庸之道的精神修养。后亦泛指平衡稳定、不受干扰的状态

《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荀子·致士》:“然后中和察断以辅之,政之隆也。”

2.中和反应的简称。参见“中和反应”条

3.地名。隶属新北市中和区,北侧紧临板桥区,南接土城、新店,东界永和区。以旧时的中坑、漳和二庄而得名。民国六十八年一月一日,与永和同时升格为县辖市,民国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又改制为中和区。在建设上,一度落后永和甚多,自华中桥通车后,发展迅速,已能与永和并驾齐驱,台北捷运中和线通车后,更加速了繁荣。境内名胜古迹首推圆通寺


网络解释

1.中和 (汉语词汇)

中和,汉语词汇。

拼音:zhōng hé

释义:1.使中和 。2.相对的事物互相抵消,失去各自的性质。3、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


英语翻译 Zhonghe or Chungho city in New Taipei City 新北市[Xin1 bei3 shi4], Taiwan, to neutralize, to counteract, neutralization (chemistry)​

法语翻译 neutralisation

德语翻译 neutralisieren (V)​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中和造句

  • 1、一位成功的作家就是要在作品中和读者产生水乳交融的情感。
  • 2、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
  • 3、最重要的宫殿就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 4、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
  • 5、老师让我们观察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 6、谁会感觉不到爱虽然无穷无尽,却仍羁束于他自身,无法在爱的思绪中和爱的行为中转移?
  • 7、执两用中是衡量善恶的方法,中和至善是检验中庸之道的标准。
  • 8、其舞楼的设计也别具匠心,舞台正中和两侧为木制屏风,前檐楣梁上木雕有"双凤炉"和"凤翔龙舞"。
  • 9、石台上的第二大殿是中和殿。这是一座攒尖顶的方形大殿。
  • 10、此外,数以千所的高中和大学也都铺陈了人造草坪,且此数目还在不断攀升中。
  • 11、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 12、向西经过函谷关可以到达关陇的长安、栎阳、雍、天水、陇西,再由关中经褒斜谷进入汉中和巴蜀,经武关到达宛、郢、长沙,进入楚地。
  • 13、净化空气,中和带电正离子,除烟臭,杀菌,平衡有害辐射电波,辅助睡眠,解除紧张情绪。
  • 14、旷野上奔跑,被一个个射中和追歼。
  • 15、以石灰乳为中和剂,炉渣为脱色剂,采用三氯化铁、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酰胺3种絮凝剂处理果胶废水,考察它们对果胶废水的絮凝效果。
  • 16、另一方面,安平出狱后与母同住,中和则找到他亲儿的下落。
  • 17、吸附钼后的吸附剂用氨水反洗,得到的钼酸铵溶液,通过蒸发、浓缩、中和结晶出仲钼酸铵,从而回收其中的钼。
  • 18、孟竭其一生之力,满怀一腔救世热忱,四处奔走呼号,"中和"境界仍然仅仅是存留其心底的一个美好的梦。
  • 19、是谓“中和”,这是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之一,是礼乐文化精神的基本出发点,与“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契合,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
  • 20、多水平取样器,亨利取样器,气泡喷流,湖泊内的溶质运动,污染物的中和,取样和监测工具。
中和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