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佛手柑
shǒugān

佛手柑



简拼 FSG

词语解释

佛手柑[ fó shǒu gān ]

1.果树名。为枸橼之变种。系常绿小乔木,高丈余。叶呈长圆形,花白色。果实色黄而香,下端有裂纹,状如半握之手,中医以之入药

2.指此种植物或其果实


引证解释

1.果树名。为枸橼之变种。系常绿小乔木,高丈余。叶呈长圆形,花白色。果实色黄而香,下端有裂纹,状如半握之手,中医以之入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枸橼》:“枸櫞产闽广间……其实状如人手,有指,俗呼为佛手柑。”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按《艺海泂酌》云:飞穰一名佛手柑。”

清 赵翼 《人面竹》诗:“闽中佛手柑,吴下鬼目菜。”

亦省称“佛手”。指此种植物或其果实。 清 吴伟业 《子夜歌》之五:“佛手慈悲树,相牵话生死。”

《红楼梦》第四十回:“他又要那佛手吃,探春拣了一个给他,説:‘玩罢,吃不得的。’”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桌上有一盆佛手。”


国语辞典

1.植物名。芸香科,常绿乔木,刺短小而硬。叶互生,长椭圆形,长十至十六公分。花有芳香,白色而厚。柑果前端作手指状分裂,为食品原料,并常供药用,果皮与花均可提取香油,以充香料


网络解释

1.佛手柑 (植物)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丈余,茎叶基有长约6厘米的硬锐刺,新枝三棱形。单叶互生,长椭圆形,有透明油点。花多在叶腋间生出,常数朵成束,其中雄花较多,部分为两性花,花冠五瓣,白色微带紫晕,春分至清明第一次开花,常多雄花,结的果较小,另一次在立夏前后,9-10月成熟,果大供药用,皮鲜黄色,皱而有光泽,顶端分歧,常张开如手指状,故名佛手,肉白,无种子。

通常用作中药,或因其果形奇特,而作为观赏植物。佛手柑被大量制作成凉果食用及出售。(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佛手(学名:Citrus medica L. var.sarcodactylis Swingle):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果实在成熟时各心皮分离,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状如手指,故名佛手。


德语翻译 Buddhas Hand, Gefingerte Cirusfrucht (lat Citrus medica var. sarcodactylis)​ (S, Bio)​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佛手柑造句

  • 1、香水主要是柑橘,佛手柑,温热的牛奶,黄油和棕色调。
  • 2、芦荟凝胶,茶树油,佛手柑,薄荷。
  • 3、佛手柑,佛耳草,佛甲草,嗯,今天的运气真不错。
  • 4、独活的佛手柑内酯、欧芹酚甲醚、欧芹属乙素、花椒毒素等成分可直接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混浊肿胀、脂肪变性和急性出血性坏死等病理变化。
  • 5、成份:珍珠粉,佛手柑,植物精华,洋甘菊等。
  • 6、佛手柑精油的气味核心更像香柠檬精油。
  • 7、主要成份:维他命、矢车菊、肉桂、佛手柑、弹力蛋白等精华。
  • 8、主要成份:蜂蜜、柠檬草、佛手柑、罗勒。
  • 9、伯爵红茶以红茶为茶基,加入佛手柑油的一种调味茶,伯爵茶香气特殊,带着一丝橘子的清香,味道芳香甘甜,茶色鲜丽。
  • 10、佛手柑、檀香、熏衣草、苹果马提尼、广藿香、白水仙、兰花、雪松、白琥珀、麝香和木质香气。
  • 11、矢车菊、肉桂、佛手柑、弹力蛋白等精华。
  • 12、香水瓶身就像一颗光滑的白色琥珀。香调包括:柑橘、佛手柑、檀香、熏衣草、苹果马提尼、广藿香、白水仙、兰花、雪松、白琥珀、麝香和木质香气。
  • 13、气味:大多数人通过一种添加佛手柑油的伯爵红茶来知道这种香味。它是果味柑橘类精油,带有清新的花香。
  • 14、尽管伯爵茶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种类的茶品,今天,任何添加了佛手柑油的红茶都可以通称为伯爵茶。
  • 15、香橙佛手柑柠檬迷迭香橙花
  • 16、柠檬草、佛手柑、罗勒。
  • 17、芦荟、洋甘菊、葡萄籽油,迷迭香、尤加利、熏衣草、佛手柑、薄荷、香茅、茶树、柠檬等精油、天然保湿因子。
  • 18、小麦蛋白、芦荟、洋甘菊、葡萄籽油,迷迭香、尤加利、熏衣草、佛手柑、薄荷、香茅、茶树、柠檬等精油、天然保湿因子。
  • 19、清心淡雅的绿茶和佛手柑味道,令人着迷的玫瑰和茉莉花束气息,还有让人陷入遐思的麝香味和冬日树林的感觉:这就是让人无比愉悦旱金莲,它会让您焕发无穷的女性魅力!
  • 20、香橙佛手柑橙花玫瑰
佛手柑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