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主权
zhǔquán

主权


拼音 zhǔ quán

简拼 ZQ
五笔 YGSC

词语解释

主权[ zhǔ quán ]

1.国家对内高于一切和对外保卫独立自主的固有权力

sovereignty; sovereign right;

2.君主的权力


引证解释

1.君主的权力

《管子·七臣七主》:“藏竭则主权衰,法伤则姦门闓。”

汉 王符 《潜夫论·叙录》:“壅蔽贤士,以擅主权。”

2.有职权的官吏

《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三年》:“上怜之,尽取弘(韩弘)财簿自閲视,凡中外主权,多纳弘货。”

胡三省 注:“主权,谓中外官之有事权者。”

3.自主的权力

《老残游记》第十七回:“我拿了这信就有办法,将来任凭你送人也罢,择配也罢,你就有了主权,我也不遭声气。”

4.国家对内高于一切和对外保卫独立自主的固有权力

邵羲 《论借外债筑路之利害》:“自沪寧借款筑路之契约宣布,主权之丧失,国民之负担,无时可以挽回。”

洪深 《劫后桃花》六十:“现在青岛还了我们中国,是我们中国人的主权了。”


国语辞典

1.独立自主,完全由自己支配的权力

《文明小史·第四五回》:“大帅的议论,诚然寓意深远,但是各式事情,一齐惟顾问官之言是听,恐怕大权旁落,大帅自己一点主权没有。”

2.近代构成国家的四要素之一。是国家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对内具有排外的管辖权, 对外则有不受他国干涉的权力

《文明小史·第三八回》:“中国失了主权,办一个小小犯人,都要听外国人做主。”


网络解释

1.主权 (词语)

主权(Sovereignty)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语言文字以及文明的独立都是主权的体现,简言之,为“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也是对内依法施政的权力来源,对外保持独立自主的一种力量和意志。主权的法律形式对内常规定于宪法或基本法中,对外则是国际的相互承认。因此它也是国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国家主权的丧失往往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当今主权的概念正因为其至高无上的排他性,外交官不断援引之;跨国组织及企业设法规避之;政治学家、宪法、国际法学者等学者仍争论之,讨论全球化及国际及区域组织对主权概念的影响。


英语翻译 sovereign right; sovereignty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主权造句

  • 1、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对百姓可以生杀予夺,百姓没有一点自主权
  • 2、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决不能仰人鼻息。
  • 3、在涉及国家领土主权的问题上,我们的态度是鲜明的,毫不含糊的。
  • 4、香港是中国领土,收回香港主权是理所当然的事。
  • 5、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也使得大公司分外紧张。
  • 6、我国外交部的这一项声明,义正词严,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强烈愿望。
  • 7、帝国主义列强践踏中国领土主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 8、中国的国防力量正在迅速崛起以抵御国际敌对实力的威胁,捍卫了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 9、我国的领土和主权不容侵犯。
  • 10、在这里,人民享有最广泛的和真正的民主权利。
  • 11、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
  • 12、平等者之间不存在司法管辖权。引申义:一个主权国家不得对另一个主权国家行使司法管辖权。
  • 13、克里姆林宫无权对第比利斯指手画脚,正如华盛顿不该通过门罗主义侵犯拉美国家的主权
  • 14、南沙官兵对于国旗的感情尤为深切。国旗就是祖国主权最直接的象征。
  • 15、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 16、口头上喊着发扬民主,真正看到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时,他又大惊小怪起来,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呢?
  • 17、粗暴干涉别国内政是侵犯别国主权
  • 18、其所形成的概念限制了我们的自主权
  • 19、个别大国竟敢公然侵犯别国的主权
  • 20、欧洲经货联盟源起于欧共体各主权国家的合意。
主权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