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阳秋
yángqiū

阳秋


拼音 yáng qiū

简拼 YQ

词语解释

阳秋[ yáng qiū ]

1.指孔子所著《春秋》。史书的通称。指年龄。谓褒贬


引证解释

1.指 孔子 所著《春秋》。 晋 时因避 晋简文帝 郑后 阿春 讳,改春为“阳”

唐 司空图 《华帅许国公德政碑》:“虽乏润色之功,夙慕《阳秋》之旨。”

清 钱谦益 《与吉水李文孙书》:“循览行状,文直事覈,大阐定哀之微词,一洗《阳秋》之典笔。”

2.史书的通称

宋 梅尧臣 《依韵和钱深推官见寄》:“无才不敢学《阳秋》,嗜酒时能问大酋。”

清 孙枝蔚 《广化寺谒忠烈祠步吴梅村韵》之三:“何人直笔擅《阳秋》,可惜清流葬浊流。”

3.谓褒贬

《晋书·褚裒传》:“譙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阳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郭生》:“王諦视之,其所涂留,似有阳秋。”

4.指年龄

《晋书·王献之传》:“陛下践阼,阳秋尚富,尽心竭智以辅圣明。”


国语辞典

1.春秋。晋朝简文帝郑后小字阿春,故当时讳春为阳。孙盛作有晋阳秋。见《晋书·卷八二·孙盛传》


网络解释

1.阳秋

阳秋是汉语词语,拼音是yáng qiū,指孔子所著《春秋》。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阳秋造句

  • 1、秋来无人觉,鸿雁最先感,拍拍翅膀寻暖阳;秋来无人知,秋蝉最了解,啾啾鸣唱清凉风;秋来无人晓,露珠最解意,凌凌剔透惹人爱。白露来了,秋风常至,一夜凉一夜,亲爱的朋友,别忘。
  • 2、酷暑离去秋来到,此时养生少不了,一夏无病三分虚,身体不适自知晓,气候早晚虽凉爽,秋老虎仍来肆虐,极易倦怠和乏力,春夏养阳秋养阴,进补营养有必要,身体壮实把冬迎。祝君快乐。
  • 3、春养阳,秋养阴,合理进补记在心;食苹果,可生津,开胃除烦又润肺;梨性寒,味甘甜,可防秋燥及哮喘;忌辛辣,宜吃酸,防止肺气损伤肝。祝立秋快乐!
  • 4、正在那阳秋三月,秋意浓浓、死机勃勃,意味着我们该有一个崭新里貌。
  • 5、颍阳秋草今黄尽,醉卧君家犹未还。
  • 6、陛下践阼,阳秋尚富,尽心竭智以辅圣明。
  • 7、秋来无人觉,鸿雁最先感,拍拍翅膀寻暖阳;秋来无人知,秋蝉最了解,啾啾鸣唱清凉风;秋来无人晓,露珠最解意,凌凌剔透惹人爱。白露来了,秋风常至,一夜凉一夜,亲爱的朋友,别忘。
  • 8、酷暑离去秋来到,此时养生少不了,一夏无病三分虚,身体不适自知晓,气候早晚虽凉爽,秋老虎仍来肆虐,极易倦怠和乏力,春夏养阳秋养阴,进补营养有必要,身体壮实把冬迎。祝君快乐秋季养生。
  • 9、阳秋可畏!愿细思之,承业翘首以盼,会于大连,驱除鞑虏,功标青史。
  • 10、泰初日月,季野阳秋
  • 11、清凉的晨风,黄艳的暖阳,秋晨的景色是那样的惬意,硕果累累的枝头展示着风调雨顺的年景,这是秋的殷实,收获的季节。
  • 12、午后暖阳,秋姑娘来到山坡上,孤独的枫树喜极而泣,它们像久违的恋人,紧紧拥抱一起,刹那间,枫树便成了火红的新郎;一旁的银杏树急中生智,急忙为他们铺上了金黄色的地毯。
阳秋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