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卒然
rán

卒然



词语解释

卒然[ cù rán ]

1.终于,最后


引证解释

1.终于,最后

《楚辞·天问》:“齐桓九会,卒然身杀。”

朱熹 集注:“卒,终也。”

2.突然;忽然

《庄子·列御寇》:“卒然问焉而观其知。”

《史记·滑稽列传》:“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覩,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

唐 王昌龄 《赠宇文中丞》诗:“车服卒然来,涔阳作游子。”

《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回:“船过了宿迁,入了黄河,卒然大风刮将出来,船家把捉不住,顷刻间把那船帮做了船底。”


国语辞典

1.突然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宋·苏轼〈留侯论〉:“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忽地 忽然


网络解释

1.卒然

卒然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终于,最后,突然,忽然。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卒然造句

  • 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 2、据臣观之,咸阳被山带河,沃野千里,四塞皆固,金城相连,卒然有急,百万众亦可轻易据之!入关而都,是为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者也!请大王明断!
  • 3、食过多则结积,饮过多则成痰癖。故曰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食,恐血气失常,卒然不救也。
  • 4、因中风病大多卒然昏扑,不省人事,失语,无法表达病情,所以在护理上密切注视中风患者的精神状态尤为重要。
  • 5、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 6、臣恐有司卒然见构,衔恨蒙枉,不得自叙,使后世论者擅以陛下有所比方,宁可复使子孙追掩之乎!谨诣阙伏待重诛。
  • 7、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立具也。
  • 8、他卒然暴走,吼道:“诸位,和他废话什么?看我现在就替离火宗,铲除这个孽子!”。
  • 9、系指卒然听力下降甚或听力丧失的病证。
  • 10、是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 11、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瓯其志甚远也。苏轼
  • 12、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 13、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鬬,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苏轼
  • 14、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苏轼
  • 15、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 16、故一旦临危遇难,确乎不拔,非匹夫卒然慕义,因以成名者比也。
  • 17、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
  • 18、主要临床表现:初起可见发热恶寒,随即卒然发黄,全身皮肤、齿垢、眼白黄色深,名急黄。
  • 19、证见卒然口噤目张,两手握固,痰壅气塞。
  • 20、你临死前,惦记的不是自己的子女,也不是自己的妻子,而是手持宝剑,高喊杀贼!然后卒然长逝。你,临死也不忘自己的祖国!报国无门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我该如何用红巾翠袖来揾你的英雄泪?
卒然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