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流散
liúsàn

流散



词语解释

流散[ liú sàn ]

1.流转失散

wander about and scatter;


引证解释

1.流离失所;分散四方

《汉书·元帝纪》:“元元大困,流散道路,盗贼并兴。”

《旧唐书·窦建德传》:“时山东大水,人多流散。”

鲁迅 《坟·杂忆》:“待到屋无尺材寸椽,这才大家流散,还给我们一片瓦砾场。”

2.指流离失所的人

《管子·侈靡》:“覩诛流散,则人不眺。”

《后汉书·虞诩传》:“及绥聚荒餘,招还流散,二三年閒,遂增至四万餘户。”

3.流转散落

宋 司马光 《投壶新格》:“夫投壶者,不使之过,亦不使之不及,所以为中也;不使之偏颇流散,所以为正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自经变故以来,凡天府奇珍异宝,流散人间,冺冺无闻者,何可胜数。”

徐迟 《火中的凤凰·凤翔》:“不久前,国家收回了一批流散到国外的名画。”

4.流动消散

汉 董仲舒 《雨雹对》:“自十月以后,阳气始生於地下,渐冉流散,故言息也。”

《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真人变化一轮红日,升於九霄,光辉照曜,云雾即时流散。”


国语辞典

1.流离分散

《汉书·卷八五·谷永传》:“百姓失业流散,群辈守关。”

《续汉书志·第一〇·天文志上》:“米谷荒贵,民或流散。”


网络解释

1.流散

流散,汉语词汇。

拼音:liú sàn

释义:1、流离失所;分散四方。2. 指流离失所的人。3. 流转散落。4. 流动消散。

如:有的文物~国外ㄧ当年~在外的灾民陆续返回了家乡。


法语翻译 diaspora

德语翻译 verstreut, zerstreut (V)​, sich verteilen, sich zerstreuen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流散造句

  • 1、据盐城市环境监测部门有关专家介绍,大洋湾近千亩的原生态水域,作为风廊可以促进空气的对流散热,降低夏季气温。
  • 2、抚集流散,通商惠工,山阳遂为重镇。
  • 3、场中红云暗赞一声再不犹豫,左脚一点身形微旋,黄云流散之中,红云身影如鹰击长空翻然飘飞,厉魂剑挟着锐利杀机,凝缩两人间丈余距离,直攻李崇山胸前。
  • 4、燕雀儿抱膝坐于思过崖边,山风凛冽,呼呼过耳,宛如利刃一般,刮得人面目生疼,但他却恍若不觉,只呆呆的看着眼前那些舒卷流散的云雾,竟似痴了一般。
  • 5、吐蕃文物曾通过不同途径流散于海外,主要包括金银器与织锦。
  • 6、大部分的现代诗其实就是把一篇三流散文拆成一句一行写,而所谓比较大师的或者先锋的就是把一篇三流散文每句句子的顺序捣乱了再拆成一句一行写。
  • 7、如果将牛奶倒入杯中晃动,奶液易挂壁;滴一滴牛奶在玻璃上,乳滴呈圆形,不易流散;煮制后,无凝结和絮状物。
  • 8、得胜之师何惧流散的败贼,有道是雄飞雌伏,我大军何不借助雷霆之威,一鼓作气荡平金川。
  • 9、时值兵炙之后,田园荒芜,民穷财尽,人多徙外地,他招来流散百姓,免除田赋摇役,让其休养生息。
  • 10、转眼间,苍狗白云,故人风云流散
  • 11、心气华诞者,其声流散;心气顺信者,其声顺节。
  • 12、进入全球化时代以来,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内出现了一个新的文化现象:流散现象以及伴随而来的流散写作。
  • 13、回目可能是月落乌啼含霜满天,食尽鸟泣奔腾流散
  • 14、风火流转眼,一股若有若无的暴虐力量流散而出。
  • 15、烽火狼烟,河山半壁残,秦淮十里风流散。青楼黯,何须叹?正是男儿驰骋时,羡煞红颜!饮马大江边,请君听阵阵,琵琶轻弹。寇白门
  • 16、粘帚霉的孢子形成一个厚大的个体,不容易由气流散布开。
  • 17、盘漆坐在一个土炕上面,李石平静了一下心情,掏出了一枚燃烧着紫炎,构造极为漂亮的灵极丹,放入口中,毫不犹豫的吞了下去,顿时股股暖流散化在丹田中。
  • 18、在福州的徽班艺人开始流散民间。
  • 19、庚子夜五更,小流星五十余旁午流散
  • 20、冲毒暴关中,人皆流散,道路断绝,千里无烟。
流散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