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常参官
chángcānguān

常参官



简拼 CCG

词语解释

常参官[ cháng cān guān ]

1.日常参朝的官吏


引证解释

1.日常参朝的官吏

《新唐书·百官志三》:“文官五品以上及两省供奉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日参,号常参官。”

唐 张籍 《酬秘书王丞见寄》诗:“今体诗中偏出格,常参官里每同班。”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於礼,羣臣无一日不朝者,故正衙虽不坐,常参官犹立班,俟放朝乃退。”

原注:“唐有职事者谓之常参;今隶外朝不釐务者谓之常参。”

《宋史·礼志十九》:“至元丰中官制行,始詔侍从官而上,日朝垂拱,谓之常参官。”


网络解释

1.常参官

常朝日参见皇帝的高级官员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常参官造句

  • 1、李开周专栏宋朝饭局宋朝有一种级别较高的京官,必须定朞参加朝会,这种京官叫做“常参官”。
  • 2、宋朝皇帝优待大臣,不想让大伙经历风雨,专门在皇宫外面东南角的广场上盖了一座“待漏院”,常参官来早了,可以先到待漏院里歇一会儿。
  • 3、六品以下常参官,许服小团窠绫,及无纹绫,隔织独织等充。
  • 4、后以明习法令之常参官兼大理正,明法令之未常参官兼丞,称详断官,后并废正、丞之名。
  • 5、乃诏尧叟与拯举常参官干敏者,同三司使议减烦冗,参决滞务。
常参官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