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鼻饮
yǐn

鼻饮


拼音 bí yǐn

简拼 BY

词语解释

鼻饮[ bí yǐn ]

1.以鼻饮水


引证解释

1.以鼻饮水

《汉书·贾捐之传》:“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于是龙光之地,日浴之乡,紫舌黄支,头飞鼻饮。”

宋 朱辅 《溪蛮丛笑》:“犵狫饮不以口而以鼻,自取其便,名曰鼻饮。”

清 彭孙贻 《驯象行示静因禅公》诗:“有时鼻饮费轆轤,碧筒曲注连千壶。”


网络解释

1.鼻饮

自汉迄民国,不少汉文典籍在记述南方一些古代民族的风俗习惯时,大都提到“凿齿”、“文身”、“飞头”、“鼻饮”等俗行。“凿齿”、“文身”已为考古学龢民族学的大量材料所证实;至于“飞头”、“鼻饮”,前者纯属无稽之谈,后者则近些年来展开了争论。有论者以在国内找不到实证性例子而加以否定;但也有论者从生理学角度解释其科学根据,并在现代民族的生活中找到了例证。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鼻饮造句

  • 1、折旋矩度,端簪奉笏之仪;魁诡谲怪,鼻饮头飞之俗;尽该毫末,备得人情。
  • 2、其口嚼食并鼻饮
  • 3、俗尚鼻饮,用手搏食。
  • 4、云此属古代鼻饮治法。
  • 5、对鼻饮记录得最详细的,是南宋人周去非。
  • 6、折旋矩度,端簪奉笏之仪;魁诡谲怪,鼻饮头飞之俗;尽该毫未,倍得人情。
  • 7、访问朞间,范宏贵与越南民族学学者广泛接触,并特别询问:越南是否有鼻饮的习俗。
  • 8、书中在介绍越南的康族时谈到,该族一些上了年纪的男子,至今还保留着鼻饮的习惯。
  • 9、能卧水底持刀刺鱼,其口嚼食并鼻饮
  • 10、于是同穴裘褐之域,共川鼻饮之国,莫不袒跣稽颡,失气虏伏。
  • 11、书中还提到,河江省的布标人,鼻饮之俗在18世纪还广泛存在。
  • 12、据说,他们觉得这样的鼻饮可使身体很快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 13、鼻饮环,发椎结,耳垂金银铜宝,显然是一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
  • 14、出乎意料,越南学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并口头介绍了一些关于鼻饮的情况。
  • 15、历代记录有鼻饮的地区是广西、湖南、海南、云南、交趾等地,包括骆越、乌浒、俚、僚等民族。
  • 16、鼻饮正是后来僚族的习尚。
  • 17、这里,周去非不仅介绍了鼻饮的方法,还解释了鼻饮者在吸水入鼻时气管不被呛的原因。
  • 18、而现在,只有极少数老人还保留着鼻饮的嗜好。
  • 19、待诏贾捐之上谏说到,貉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与禽兽无异,本不足郡县置也。
鼻饮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