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衡石
héngshí

衡石


拼音 héng shí

简拼 HS

词语解释

衡石[ héng shí ]

1.泛指称重量的器物。衡,秤;石,古代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2.比喻伟力,大才

3.比喻准则

4.比喻法度

5.喻国柄,相权


引证解释

1.泛指称重量的器物。衡,秤;石,古代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

《管子·七法》:“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

尹知章 注:“凡此十二事,皆执政者所以为法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2.比喻伟力,大才

《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若夫日用闃寂,虽无取於錙銖;岁功宏达,谅有寄於衡石。”

3.比喻准则

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颜光禄》:“天宫华乐,焉赏而上升;地狱幽苦,奚罚而沦陷。唱言穷轩輊,立法无衡石,一至於此。”

宋 陈亮 《三国纪年》序:“《春秋》,事几之衡石,世变之砥柱也。”

明 宋濂 《太乙玄徵记》:“文者,乾坤之粹精也,阴阳之灵龢也,四时之衡石也,百物之錧鎋也。”

4.比喻法度

《后汉书·冯衍传下》:“弃衡石而意量兮,随风波而飞扬。”

李贤 注:“言时人弃衡石以意测量,諭背法度也。”

南朝 梁 任昉 《吏部郎表》:“涇渭搢绅,无繆衡石;抑扬庶品,亦自能官。”

《资治通鉴·汉安帝延光元年》:“上顺国典,下防威福,置方员於规矩,审轻重於衡石。”

胡三省 注:“此言决事当依典法也。”

5.喻国柄,相权

《梁书·徐勉传》:“勉以旧恩,越升重位……常参掌衡石,甚得士心。”

唐 张九龄 《大唐金紫光禄大夫行侍中兼吏部尚书赠太师正平忠献公裴公碑铭序》:“夫以衡石之任,陶钧之力,莫不责成於下吏,求备於一人。以故舞文雷同,疑狱岁构,恬而不改,浸以成风。”

宋 苏轼 《祭司马君实文》:“付以衡石,惟公所为。公亦何为,视民所宜。”


国语辞典

1.秤和秤锤

《荀子·君道》:“不待衡石称县而平,不待斗斛敦概而啧。”

2.比喻法度、准则

南朝梁·何承天〈重答颜光禄〉:“唱言穷轩轾,立法无衡石,一至于此。”

3.比喻权柄、相位

《旧唐书·卷八四·裴行俭传》:“二公十数年当居衡石,愿记识此辈。”

宋·苏轼〈祭司马君实文〉:“二圣见公,曰予得师。付以衡石,惟公所为。”


网络解释

1.衡石

衡石,汉语词汇。

拼音:héng shí

释义:1、泛指称重量的器物。衡,秤;石,古代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衡石”为很高的分量。

2.比喻伟力,大才。

3.比喻准则。

4.比喻法度。

5.喻国柄,相权。

6、指甄别选拔人才的官职。

衡石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