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政府
zhèng

政府



词语解释

政府[ zhèng fǔ ]

1.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即国家行政机关

government;

2.古时称宰相处理政务的处所


引证解释

1.唐 宋 时称宰相治理政务的处所为政府。后泛指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即国家行政机关

《资治通鉴·唐宣宗大中二年》:“前凤翔节度使石雄诣政府自陈黑山、乌岭之功,求一镇以终老。”

胡三省 注:“政府,即谓政事堂。”

宋 叶适 《与赵丞相书》:“相公时在政府,实拔异之,使某由此有闻於世,虽尝奉啟陈谢,而不敢敍道其感戴之私。”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刘文正公之直》:“然余承乏政府,尚不需此,汝可归告汝主,赠诸故旧之贫窶者可也。”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且可以从官家领取二百年前被政府所没收的公田耕耨播种。”


国语辞典

1.唐宋时称宰相处理政务的地方为“政府”

《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十一·玄宗天宝二年》:“李林甫领吏部尚书,日在政府,选事悉委侍郎宋遥、苗晋卿。”

《宋史·卷三一九·欧阳修传》:“其在政府,与韩琦同心辅政。”

2.国家统治机关的总称,为近代国家构成要素之一。凡具有制定法律及执行法律之权力的政治组织,称为“政府”

人民


网络解释

1.政府

政府是指国家进行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机关,是国家表示意志、发布命令和处理事务的机关,实际上是国家代理组织和官吏的总称。政府的概念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府是指行使国家权力的所有机关,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 狭义的政府是指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即国家行政机关。

政府是维护国家安全与主权、加强国防建设、消除社会隐患和内部腐败、保护生态环境、吸收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国民生产能力、优化社会结构,研究社会现象、培养领导,实施城乡规划、开展破除迷信、减贫扶贫防贫的特殊机构。国家公共行政权力的象征、承载体和实际行为体。政府发布的行政命令、行政决策、行政法规、行政司法、行政裁决、行政惩处、行政监察等等,都应符合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原则和精神,都对其规定的所有适用对象产生效力,并以国家武装力量为后盾的强制执行。

广义的政府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公共机关的总合,代表着社会公共权力。政府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制定和实施公共决策,实现有序统治的机构,它泛指各类国家公共权力机关,包括一切依法享有制订法律、执行和贯彻法律,以及解释和应用法律的公共权力机构,即通常所谓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就是国家的权威性的表现形式”。


英语翻译 government, CL:個|个[ge4]

法语翻译 gouvernement

德语翻译 Regierung (S)​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政府造句

  • 1、榨光人民,来满足政府的需求,正犯了竭泽而渔的错误。
  • 2、政府为了便民,许多行政上的繁文缛节都已经省略了。
  • 3、移风易俗虽然很困难,却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
  • 4、在专制政府的统治下,人民动辄得咎,毫无自由可言。
  • 5、为了能够知己知彼,政府投注大量的资源,以增强情报单位的任务。
  • 6、政府机关如果各自为政,就会造成政令不一的混乱局面。
  • 7、政府将流离失所的灾民安顿在组合屋中。
  • 8、如果政府政策摇摆,朝令夕改,让人民无所适从,必然怨声载道。
  • 9、整治社会治安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事。
  • 10、政府官员理当谨守本分,公正行事。百姓容不得他们移天易日,玩法自肥。
  • 11、对偏远地区居民的照顾,政府常有鞭长莫及之感。
  • 12、为了防患未然,市政府决定在雨季来临前,疏浚市区所有的下水道。
  • 13、政府官员如果各自为政的话,将会造成国家的危机。
  • 14、为了民众行的安全,政府三令五申,禁止驾驶人于行车中使用手持电话。
  • 15、禁绝走私,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事。
  • 16、对于这股签赌歪风,如果政府还续作壁上观的话,必然会造成积重难返的后果。
  • 17、这次造成死伤无数的大地震虽然是天灾,但政府也该反求诸己,务朞加强日后防灾体系的健全,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 18、淡水渔人码头原本只是个老旧渔港,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地将它规划成观光码头,结果相当成功。
  • 19、政府一时也想不出锦囊妙计,只好以拖待变,静观后续发展再说。
  • 20、政府不可为了弥补财政的不足,竭泽而渔,一味增加赋税。
政府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