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节制资本
jiézhìběn

节制资本



词语解释

节制资本[ jié zhì zī běn ]

1.孙中山所主张的限制私人资本于一定范围以内的方针。民生主义的纲领之一。要旨是: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以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生计


引证解释

1.孙中山 所主张的限制私人资本于一定范围以内的方针。民生主义的纲领之一。要旨是: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以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生计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孙中山的节制资本的口号,我们依然必须用和用得着。”


国语辞典

1.国父孙中山先生所倡民生主义实施方法之一。凡有独占性质或大规模的企业,如银行、铁路等,由国家经营管理,一方面发展国家资本以求富,一方面节制私人资本以求均


网络解释

1.节制资本

节制资本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基本纲领之一,资产阶级民生主义的资本纲领。早在1905年孙中山就有了“节制资本”的思想萌芽,提出中国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又要“避免其种种弊端”(《孙中山全集》 第一卷272—273页)。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大力提倡大企业国有,并于1921年提出民生主义就是要解决“土地”与“资本”两个问题。1924年国共合作时,他又进而正式提出“节制资本”,并把它与“平均地权”并列为民生主义的两大基本纲领。“节制资本”的基本内容是发达国家资本和节制私人资本,把“不能委诸个人及有独占性质”(《实业计划》) 的企业收归国家经营,对私人资本则采取既保护、鼓励又加以限制的政策,防止其操纵国计民生。孙中山认为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有善果,也有恶果”(《孙中山全集》第一卷327页),实行节制资本,就可以取其“善果”,避其“恶果”,做到既振兴实业,开发富源,又防止资本主义发展的流弊。并且认为,在国为“民国”的条件下,实行企业国有就是实行社会主义。但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所要建立的“民国”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所以实行企业国有并不是实行社会主义。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提出民国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并明确规定在应收归国有的企业中,包括外国在华企业以及制定劳工法,改善劳工生活条件等,使“节制资本”有了新的内容,但其性质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节制资本造句

  • 1、我们概括上述汉代的经济政策,对工商业是近于主张如近人所谓的节制资本的一面,而在对农民田租方面,则也已做到了轻徭薄赋,但并未能平均地权。
  • 2、我们概括上述汉代的经济政策,对工商业是近于主张如近人所谓的节制资本的一面,而在对农民田租方面,则也已做到了轻。
  • 3、如果认为我们现在不要限制资本主义,认为可以抛弃“节制资本”的口号,这是完全错误的,这就是右倾机会主义的观点。
  • 4、比如,他看到资本主义国家两极分化、贫富对立的弊病,提出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等设想。
  • 5、一可团结我中华各民族击破帝国主义侵略;一可推翻封建专制,防止野心家独裁;一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破除封建剥削。
节制资本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