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狼犬
lángquǎn

狼犬


拼音 láng quǎn

简拼 LQ

词语解释

狼犬[ láng quǎn ]

1.亦称“狼狗”。一种外形如狼的狗。性凶猛,嗅觉灵敏。多饲养以助打猎或牧羊,亦可训练做侦察工作。狼和犬。喻指坏人的帮凶


引证解释

1.亦称“狼狗”。一种外形如狼的狗。性凶猛,嗅觉灵敏。多饲养以助打猎或牧羊,亦可训练做侦察工作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五章:“金丝隔着帘子一看,原来是那只狼狗在院子里跳跃嬉戏,把几只鸡吓得飞到房檐上去。”

2.狼和犬。喻指坏人的帮凶

清 林觉民 《与妻书》:“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


国语辞典

1.动物名。一种狗。形状像狼,天性凶猛、敏锐但忠诚,可训练担任侦察工作,故多用作警犬或牧羊


网络解释

1.狼犬

狼犬 系指野生狼与传统畜养的狗杂交后生产的一种犬,有一代犬、二代犬、三代犬。

一代犬野性很强,对人极有攻击性,出于安全考虑,人们一般很少饲养。常养的是二代或三代犬。但多代犬因为人为因素干预过多,已有部分犬类出现退化现象。

当前国内外品种有德国牧羊犬(黑背)、中国长毛狼犬、 昆明犬、狼青犬、苏联红犬(别名:苏联赤犬、苏联赤狗)、马犬、日本狼青犬以及带有这些犬种血统的杂交犬。

实际上"狼狗"并不是一个确切的品种名,"狼狗"一词最先用来区分早先农村地区的"笨狗"(即中华田园犬)。这种狗因外表像狼而得名。种类繁多,甚至体型较大的"笨狗"也能称作狼狗。

狼狗是狼和狗交配所得的动物。因为从生物学的角度讲狗和狼属于学名为Canislupus的同一个物种,所以狼狗与骡子不同,并非杂种,故它们具生育能力。

在古代,狼狗只会因母狗在发情期时逃走与公狼交配而得到。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狼犬造句

  • 1、你生日的特殊日子:今夜星光灿烂,你在哪里浪漫,没事可别乱跑,也别到处放电,我知你已成年,爱慕之心难免,但以你的条件,不能那么随便,你是纯种狼犬,别和笨狗相恋!
  • 2、我现在所处的地方,是附近的制高点之一,天上一轮蓝色的太阳挥洒着炙热的阳光,蓝色的光线却掩盖不住底下一只类似狼犬大小的虫子的血色。
  • 3、这条大狼犬围着女主人蹦蹦跳跳地绕圈子。
  • 4、整个身躯笼罩于耀眼的雷光之下,隐隐约约能够看出雷狼犬凶口中长着的犬牙差互的巨型利齿。
  • 5、昔日东瀛狂侵略,烧杀掠抢妇孺屠。瞬间领土居狼犬,顷刻黎民变仆奴。血漉山河濒绝境,尸填坑壑失前途。八年抗战驱倭寇,国耻铭心罪待诛。九一八纪念日,铭记历史,警钟长鸣,努力奋。
  • 6、猎狼犬的部落被食人族袭击后只剩下了他一个人,复仇成为了他生存下去的惟一的理由。
  • 7、一种经过训练的狼犬,用来攻击窃贼等。
  • 8、鬼子哨兵扭头一见,一眼望着诗正手提着一条活蹦蹦的大鲤鱼从路边经过,那种贪婪的心使他急忙牵着狼犬走出门外大声叫了起来。
  • 9、你的那条阿尔萨斯狼犬后来情况怎么样?
  • 10、或问过露齿的狼犬为何开心而笑?
  • 11、黑狼犬听到布衣的叫喊,厉声叫吠,还想往前冲,就在此刻,一道闪电突然出现在它的眼前,暴雪霍然出现,一爪拍中混乱之中踩来的马腿,同时冲着黑豹一声雷吼。
  • 12、以及提供我们的狼犬部足够的磨牙的零食。
  • 13、当英国人攻击爱尔兰人时,他们使用狗打仗,爱尔兰人反过来使用爱尔兰猎狼犬攻击马背上的骑士。
  • 14、突然,一只狼犬闯入了视野,缓步走到窝前,想要钻入。你被惊醒,平日里平静如水的你,此刻却弓着背,毛发倒竖,嘴里露出森森白齿。眼里透出的,是绝望的黑。但很明显,狼犬并不吃这一套。很快,厮打成一团。
  • 15、我觉得汤米是一个爱护的人,他冒着巨大的风险救下了一只濒临死亡的狼犬,最后它们成了好朋友。
  • 16、如今,爷爷打理着山上的一片橘园,与他朝夕相伴的还有一条凶猛威武的狼犬。每年橘子成熟时,空气中总会飘来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而我,就背着篓筐和爷爷一同去收获这来之不易的果实。
  • 17、狼犬被我们吓走了,兔子却在哪里吱吱叫,叫完之后就跑走了,大概是在跟我们道谢吧。
  • 18、可是狼这么凶还会吃羊,而狗却温顺可爱怎么可能,可这是真的,就像爱尔兰猎狼犬,它站起来有一个人那么高呢,它们是由爱尔兰猎狼驯化而来的。
  • 19、昔日东瀛狂侵略,烧杀掠抢妇孺屠。瞬间领土居狼犬,顷刻黎民变仆奴。血漉山河濒绝境,尸填坑壑失前途。八年抗战驱倭寇,国耻铭心罪待诛。
  • 20、那是北美巍峨的群山与广阔的草原,冰河河谷中回荡着悠远的狼嚎,灰白的身影绝尘而去,忠诚的狼犬不离不弃地守护着主人的营地。
狼犬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