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赈济
zhèn

赈济



词语解释

赈济[ zhèn jì ]

1.用财物救济

赈济灾民。

aid; relieve;


引证解释

1.以财物救济

《后汉书·质帝纪》:“方春戒节,賑济乏戹,掩骼埋胔之时。”

《朱子语类》卷一〇六:“若待他飢时理会,更有何策?东边遣使去賑济,西边遣使去賑济,只讨得逐州几箇紫綾册子来。”

徐特立 《抗日十大纲领》:“赈济灾荒,如果没有很好的救灾办法,一方面闹灾地方的人民活不下去,许许多多可以用来抗战的人力,被灾荒吞没了。”


国语辞典

1.以财物救济。也作“振济”

《后汉书·卷六·孝质帝纪》:“方春戒节,赈济乏戹。”

《三国演义·第六五回》:“开仓赈济百姓,军民大悦。”

布施 救济 施济 施助


网络解释

1.赈济

赈济,汉语词汇。

拼音:zhèn jì

释义:用财物救济。


英语翻译 aid; relieve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赈济造句

  • 1、以国家救助为主要救助方式,救助内容和措施有蠲免徭役、赋税,减轻刑罚,赈济生活用品,问医施药,掩埋遗骸等。
  • 2、而中国红十字会在民初兵灾赈济中也逐渐形成了一个包括沈敦和、施则敬、任凤苞、吕海寰、盛宣怀、吴重熹等人在内的慈善家群体,其声誉扬于海内。
  • 3、他为政从简从易,到任即访民间疾苦、地方利弊,“兴利除害,知无不为”,并尽力赈济鳏寡孤独,对盗贼则严加追捕惩罚。
  • 4、对育婴堂、河工、灾荒赈济等地方公益事业的资助等方面,同时,盐商也成为“地方”的代表,进行着宗族建设和地方社会建设。
  • 5、过了“荣禄第”匾,便见到一块“崇德厚施”匾,乃是当年山西巡抚曾国荃,为感谢郑家为山西旱灾出力筹款赈济而特意赠送的。
  • 6、曾给资阳灾民发放赈济款近千元、捐图书馆书籍费陆百元,为保桑梓,捐购枪枝弹药二千余元给资阳县赈济会,其为富者望尘莫及。
  • 7、董奉三人虽然都立志行医救人,赈济百姓,但他们并非是圣人,如果与自己的志向不相违背的话,功名利禄也是他们可求的。
  • 8、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于关外正式建立八旗制度,同年三到六月份山东北直隶旱灾,盗贼蜂起,明神宗下诏赈济收效甚微。
  • 9、洛阳灾民遍街皆是,拖儿带女,呼天号地,方凌霄心有不忍,赈济了一些灾民,毕竟是僧多粥少。
  • 10、然而小民不知远计,各便私图,非官为倡率之则苟且因循,年复一年而荒废愈甚,遇有灾歉则坐待赈济,或相率逃亡,比户荒凉,滔滔皆是。
  • 11、赈济贫苦大众,兴办学校,开展医疗保健工作,推动敬老慈幼活动,丰富坊众文娱生活等。
  • 12、他父亲去世,回去守丧朞间正赶上荒年,他就变卖家产赈济同乡父老。
  • 13、为重建家园,当地商绅黄缃等人发起向全国书画家和各界名流征集救灾书画作品的倡议,以巡回展出和义卖的润资赈济灾民。
  • 14、来了象州没几个月,他专门带兵剿匪、好打抱不平、为民请命、赈济穷人。
  • 15、维让生母郑氏捐银20万两,赈济山西灾荒,获钦赐匾额“积善余庆”。
  • 16、孤受命赈济京师大疫,更不可能只在九门之内,舍弃关厢、郊县之民。
  • 17、中国比以往任何时朞度表现得更强盛,有更坚实的基础来抗洪,抗灾和赈济饥荒。
  • 18、遍布各地的专用赈济仓库“济农仓”,三百年里活命无数。
  • 19、在以工代赈项目中实施参与式绩效评价,通过农户的参与,可以真实地评价项目是否达到了建设和赈济的双重目的,并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做出评估。
  • 20、重重叠叠的匾中,“裹粮坐甲”的匾记述了古代一个富人赈济穷人的故事。
赈济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