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小枝
xiǎozhī

小枝


拼音 xiǎo zhī

简拼 XZ

词语解释

小枝[ xiǎo zhī ]

1.树木细枝

2.指庶子

3.即小支


引证解释

1.树木细枝

《庄子·逍遥游》:“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唐 白居易 《东涧种柳》诗:“倚岸埋大干,临流插小枝。”

宋 杨万里 《梅花》诗:“大枝开尽花如雪,小枝未开更清絶。”

2.指庶子

《韩非子·说疑》:“无孽适子而尊小枝。”

3.即小支。参见“小支”

唐 王起 《辕门射戟枝赋》:“是用出雄戟射小枝,既从容而諭旨,亦慷慨而兴辞。”


网络解释

1.小枝 (日本动漫《双星之阴阳师》女性角色之一)

小枝,日本动漫《双星之阴阳师》TV原创女性角色之一,初次登场于TV21集。为天之御柱的树枝,守护人类世界与现实生活的中抠。

绿发红眸,长相绝美,甜美可爱。一身清纯萝莉校服加上甜美的微笑,清新俏丽。气质出尘,身材娇小。

活泼又不失调皮,善良又不失勇敢,拥有强大的咒力,甚至婆劣罗也无法比及,为了保护重要的人们牺牲。

2.小枝 (汉语词汇)

1.树木细枝。《庄子·逍遥游》:“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唐 白居易 《东涧种柳》诗:“倚岸埋大干,临流插小枝。” 宋 杨万里 《梅花》诗:“大枝开尽花如雪,小枝未开更清绝。”

2.指庶子。《韩非子·说疑》:“无孽适子而尊小枝。”

3.即小支。 唐 王起 《辕门射戟枝赋》:“是用出雄戟射小枝,既从容而谕旨,亦慷慨而兴辞。”参见“ 小支 ”。


英语翻译 Twig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小枝造句

  • 1、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的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 2、种上一株希望苗,撒上一把快乐肥,浇上一盆幸福水,长出吉祥小枝芽,植树节到,拿起铁锹,一起种下树苗,为地球祈福,愿地球更美丽,愿环境更秀丽!
  • 3、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 4、通常,红豆杉树是常绿乔木或灌木,小枝不规则互生。
  • 5、只见主楼前的绿化带里有件“镇宅之宝”一株需两人合抱的香樟树,大树细小枝丫已全部被砍去,主干则被薄膜和草绳“五花大绑”。
  • 6、米兰的花非常奇特,像葡萄那样一串串的,中间有一根嫩绿的主枝,大约有一寸来长,主枝上又分出无数的小枝,每个小枝上都长了一个小黄球,像小米粒一样。
  • 7、夏天,银杏树的枝杆更挺拔,树干分成许多树杈,树杈上又分出许多小枝,上面长满了扇形的叶片,看起来很茂盛。火辣辣的阳光、晶莹的雨水被平平实实地挡在顶上,小朋友们在树下尽情地玩耍。
  • 8、普通的蝉喜欢把卵产在干的细枝上,它选择最小的枝,粗细大都在枯草与铅笔之间。这些小枝干,垂下的很少,常常向上翘起,并且差不多已经枯死了。
  • 9、叶小枝把手机挂掉,她忽然觉得万念俱灰。
  • 10、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中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中。
  • 11、我注意地看。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这只,又看漏了那只,看见了那只,第三只又飞走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给我们的拍掌声一惊,又飞进树林,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唱着,它的歌声真好听。
  • 12、福晋爱怜地看着女儿,小小年纪就眉目分明,显然是个美人坯子,小枝虽是个女娃儿,却自幼得一家人宠爱,可喜的是并未养成骄横跋扈的性子,性格柔顺娇憨。
  • 13、雄花在幼嫩小枝的下部的叶腋里的簇生。
  • 14、杜鹃的小枝摸上去粗糙,它那枝干的颜色不跟其它花一样,其它花的枝干颜色是咖啡色的,而它的枝干颜色是淡绿色的。杜鹃花的叶子是长圆形的。叶面是深绿色的,摸上去非常光滑。
  • 15、每个主枝干又发出不同数目的小枝叉,小枝干都是朝着主枝干一顺向上生长的。
  • 16、我查了一下,辣木属乔木,树皮软木质;枝有明显的皮孔及叶痕,小枝有短柔毛,根有辛辣味。
  • 17、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 18、在一棵树的大小枝叶上呈现出嫩黄、橙红、赭红、血牙红、深红等自然景观,似如鲜花争艳,为树冠之花,人称“五彩枫”。
  • 19、更有趣的是,在一棵树的大小枝叶上可呈现出嫩黄、橙红、赭红、血牙红、深红等多种色彩,被称作“五彩枫”。
  • 20、由于这个阶段的羽小枝还没有分化,因此这支羽毛是张开的正羽,也就是说,它的羽片并不会像羽小枝相互钩在一起的羽毛那样,形成密集紧闭而固定的平面。
小枝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