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发福

发福


拼音 fā fú

简拼 FF
五笔 NTPY

词语解释

发福[ fā fú ]

1.套语,身体发胖(多指中老年人)

grow stout;


引证解释

1.旧谓得到福运、福气

《平妖传》第三一回:“此儿骨法非常……只是刑剋太重,须剋尽六亲,荡尽祖业,方纔发福。”

《金瓶梅词话》第七九回:“虽发财发福,难保寿源。”

《说岳全传》第二七回:“渔翁道:‘这是我发财发福的主人,怎么倒送与你做功劳?’”

鲁迅 《华盖集续编·不是信》:“我也不想借这些头衔去发财发福,有了它于实利上是并无什么好处的。”

2.称人发胖的客气话

《红楼梦》第九五回:“且説元春自选了凤藻宫后,圣眷隆重,身体发福,未免举动费力。”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十:“好久没到府上来了,徐总经理又发福了,嘻嘻。”

老舍 《全家福》第二幕:“你老人家也够一瞧啊!雪白的白衣白帽,还发福,的确像个大师傅了!”


国语辞典

1.称人发胖的客套话

《红楼梦·第二九回》:“又向贾母笑道:『哥儿越发发福了。』”


网络解释

1.发福

发福,汉语词汇,拼音fā fú,古代本义是指得到福运、福气。现在多用来作为发胖的客套语。多指中老年人身体发胖。中年“发福”几乎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生理现象,所以长期以来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现代医学证明,中年“发福”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许多常见病都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英语翻译 to get fat (a sign of prosperity, so a compliment); to put on weight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发福造句

  • 1、这几年你发福多了,如今确实是心宽体胖,大腹便便了。
  • 2、他面色潮红,略显发福,头发油光可鉴。
  • 3、二月二,龙抬头,愿你龙年隆发发到头,财运滚滚如河流,财源滔滔如海涌,东成西就发正财,南辕北辙发横财,发财发家又发福,幸福无敌乐悠悠。
  • 4、财神日对你祝福一“气”呵成。愿你满身带着财气,头顶散发福气,脸上洋溢喜气,顺溜充满运气,理想扬着志气,养身沾着闲气,人生从此洋洋意气!
  • 5、实话实说,如果民警“理发福利”仅仅只是理一理头发也就罢了,但问题是,罗湖分局的招标理发还提供电发、焗油、美容等项目。
  • 6、近日,知名博主“南唐遗少”曝光了魏敏芝的近照,照片中的她五官样貌和当初没有太大变化,但体态明显发福
  • 7、新年祈福,短信送福,条条祝福心意足。福星降福,财神发福,一年四季都是福。朋友祝福,瑞龙赐福,幸福人生处处福。愿你龙年真有福,生活更享福。
  • 8、以迟到着称的小张今天很早上班,好奇问:小张怎么今天这么早;小张答:五一要到了,今天发福利品我能不早吗;预祝劳动节快乐!
  • 9、今天是生意兴隆的日子,今天是发福生财的日子,今天是妙笔生花的日子,用你的笔把你的人生描绘得更美好吧!用你的财富让你的人生更超值吧!生日快乐!
  • 10、418誓要发,恋爱的发嗲,心宽的发福,心累的发愣,放松的发笑,挣钱的发财,奋斗的发达。祝幸运挡不住,年年月月发发发!
  • 11、听说最近你的回头率挺高,我很纳闷,于是专门偷偷去看了你一下,才发现原来是因为你发福了,一眼确实看不完啊。保重身体哦,朋友。
  • 12、老李,听说回乡省亲了,有日子不见,您可是发福了,家中一切可好?您还有老母在堂,身子还康健吧?
  • 13、中年人身体发福,发质渐疏,穿一套名牌休闲装,气宇轩昂,一口台式国语。
  • 14、今日,知名博主“南唐遗少”曝光了魏敏芝的近照,照片中的她五官样貌和当初没有太大变化,但体态明显发福
  • 15、518我要发,我把祝福向你发。收到的人,有些会发财,有些会发福,有些会发喜帖。美好的事情会陆续发生。小提醒:可别为了庆祝,喝大发!
  • 16、云想衣裳花想容,猪想发福人想红。
  • 17、28日,知名博主“南唐遗少”曝光了魏敏芝的近照,照片中的魏敏芝和当初没有太大变化,但体态明显发福
  • 18、知名博主“南唐遗少”曝光了魏敏芝的近照,照片中的她五官样貌和当初没有太大变化,但体态明显发福
  • 19、这是一条美味的短信,它既饱含我真心的甜蜜,也包含我诚意的色彩,但是绝对出自天然,无添加,0卡路里,所以请放心食用,不必担心身体会发福,血糖会升高,还有身体会有什么负担,世界糖尿病日,不能多吃甜食就多看看我的短信吧。
  • 20、在我的心目中,爸爸哪儿都好,不高不矮的身材稍稍发福的肚皮,乌黑的头发,和蔼的笑脸,戴着一副眼镜,显得很有学问。但他有一个缺点,让我无法忍受,那就是他特别爱吸烟。
发福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