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寒螀
hánjiāng

寒螀


拼音 hán jiāng

简拼 HJ

词语解释

寒螀[ hán jiāng ]

1.即寒蝉。借指深秋的鸣虫


引证解释

1.即寒蝉。一说指水鸟。见《文选·刘铄〈拟行行重行行〉诗》 李善 注引 高诱 《淮南子》注。参见“寒蝉”、“寒将”

汉 王充 《论衡·变动》:“是故夏末蜻蛚鸣,寒螿啼,感阴气也。”

《尔雅·释虫》“蜺寒蜩” 晋 郭璞 注:“寒螿也。似蝉而小,青赤。 《月令》曰:‘寒蝉鸣。’”

《文选·谢惠连〈捣衣〉诗》:“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螿啼。”

李善 注引 许慎 《淮南子》注:“寒螿,蝉属也。”

2.借指深秋的鸣虫

唐 张仲素 《秋思》诗之一:“碧窗斜月蔼深暉,愁听寒螿泪溼衣。”

元 萨都剌 《满江红·金陵怀古》词:“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螿泣。”

陈三立 《雨》诗:“怀人江海断,鐙火诉寒螿。”


国语辞典

1.昆虫名。似蝉而较小,色青赤。也作“寒蜩”


网络解释

1.寒螀

古书上说的一种蝉,比较小,墨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秋天出来鸣叫。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寒螀造句

  • 1、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 2、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 3、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
  • 4、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 5、雪儿,是冬天的灵魂,亦是苍穹的绝笔。她洞穿了泥土的伪装,淹没了寒螀的情殇。凝眸间,模糊涌上心头,我没有那份拼搏;我的魂魄,只是风花雪月的轻薄。
  • 6、猛回神,夜已五更,烟雨传恨,空阶滴明。远处,亭台楼阁,依稀泛起轮廓。待鲤鱼风定,尽数寒螀,任红泪千行,两鬓白霜。
  • 7、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寒螀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