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法令
lìng

法令



词语解释

法令[ fǎ lìng ]

1.古代为政者所颁行的法规

laws and regulations; ordinance;

2.法律与命令的总称

laws and decrees;


引证解释

1.法律、政令等的总称

《老子》:“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南史·循吏传·郭祖深》:“伏愿去贪浊,进廉平,明法令,严刑罚,禁奢侈,薄赋敛,则天下幸甚。”

《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唐太祖﹞承隋天下,建都陕西长安,法令一新。”

徐迟 《火中的凤凰》十二:“这条法令已由华北人民政府通令了各行署省府及天津海关。”

2.即时令。指按季节制定的政令

《鹖冠子·度万》:“法令者,四时之正也。”

3.法令纹。相术家指从鼻翼经口角的两条纵理纹。参阅《神相全编·神异赋》

《新唐书·方技传·袁天纲》:“法令成,天地相临,不十年官五品。”

《金瓶梅词话》第二九回:“山根青黑,三九前后定见哭声,法令细繵,鷄犬之年焉可过。”


国语辞典

1.凡法律命令,总称法令

《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曹操法令既行,士卒精练。”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本县法令严明,地方清肃。”

法律


网络解释

1.法令

法令,一般指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与行政机关制定的命令之总称,在两岸四地官方使用及定义上有所不同。


英语翻译 decree, ordinance

法语翻译 loi et décret

德语翻译 Erlass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法令造句

  • 1、推行任何法令之前,都应该考虑到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 2、虽然闯红灯不是什么大错,却是法令所禁止的,你既要以身试法就得甘心受罚。
  • 3、你这样东拉西扯的说明,只会让人认为是一种穿凿附会,无法令人信服。
  • 4、早上的法令跟晚上的不一样;朝令夕改。
  • 5、他们都遵守这条法令,县里秩序井然。
  • 6、这种方法令人肃然起敬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 7、这个法令是新颁布的。
  • 8、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 9、有的干部无视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大肆贪污受贿,结果走上犯罪的道路,这是咎由自取。
  • 10、他为此曾躬行节俭,省灭诸用,勤于政事,又启用龚胜、鲍寅、孙宝等有识之士,颁布限田令、限奴婢令等法令,试图抑制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
  • 11、法令纹是典型的皮肤组织老化,造成肌肤表面凹陷的现象,是鼻子旁边的两道皱纹。
  • 12、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者做什么事都横行霸道。
  • 13、天地正气,污秽杂然;太虚道貌,法令黄玄;灵宝符命,普告九天;斩妖缚邪,凶秽消散,魔王束首,道气盈天,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 14、勾画时以“鱼尾纹”的高低曲直来反映年龄,用“法令纹”的上下开合来表现气质,用“印堂纹”的不同图案象征人物性格。
  • 15、许多法令反对酒中参杂任何有毒的物质,如粘土、盐、明矾、甘汞之类是绝对禁止的。
  • 16、2月27日,德意志帝国国会大厦被焚烧,政府基本权利被一个紧急法令所废除。
  • 17、中国人的"忠孝节义"是不讲事理的,就象法令那样不讲人情,是一个僵硬的衡量标准。
  • 18、奉公守法:奉行公事,遵守国家规定的法令制度,不违法徇私。
  • 19、错请削诸侯,且更定法令;谊亦欲改正朔,易服色;又同被功臣贵幸所谮毁。
  • 20、又见法令决事,轻重不齐。或一事殊法,同罪异论,奸吏得因缘为市。
法令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