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馆阁
guǎn

馆阁


拼音 guǎn gé

简拼 GG

词语解释

馆阁[ guǎn gé ]

1.指房屋建筑

2.北宋有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通称“馆阁”。明代将其职掌移归翰林院,故翰林院亦称“馆阁”。清代沿之

3.指典雅庄重


引证解释

1.指房屋建筑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大统寺》:“馆阁崇宽,屋宇佳丽。”

2.北宋 有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通称“馆阁”。 明 代将其职掌移归翰林院,故翰林院亦称“馆阁”。 清 代沿之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二:“端拱中,始分三馆,书万餘卷,别为祕阁,命李至兼祕书监,宋泌兼直阁,杜镐兼校理,三馆与祕阁始合为一,故谓之‘馆阁’。”

明 徐渭 《代云南策问》之三:“苟在德学高等,可备凝丞,则另为一科,以储馆阁之养。”

清 查慎行 《陈乾斋乞假省亲》诗:“馆阁清才传子弟,蓬壶归路著神仙。”

3.指典雅庄重。参见“馆阁气”

清 钮琇 《觚賸续编·醉隐记》:“﹝区大相﹞居词垣十五年,所著多馆阁之作。”


国语辞典

1.宋朝有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称为“三馆”;又有秘阁、龙图及天章等阁,统称为 “馆阁”

2.明、清两代称翰林院为“馆阁”


网络解释

1.馆阁

馆阁:北宋以后掌管图书、编修国史之官署。宋沿唐制,置“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馆阁造句

  • 1、在翻写宋代着名作家诗文、追随宋诗创作的体裁等多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追摩宋代馆阁作家的意识。
  • 2、国家增设馆阁,通过选拔贤良之士,让他们住在馆阁内,生活上加以照顾,潜心钻研治国之策,国家应急时就可委以重任。
  • 3、就在司马光到馆阁上任的当月,仁宗皇帝亲临崇政殿策试贤良方正及武举进士。
  • 4、特别是元?时朞,以苏轼为首的一批文人常常会聚京师,或馆阁酬唱,或试院题诗,产生了大批题画咏画之作。
  • 5、三馆和诸阁,通称馆阁
  • 6、后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
  • 7、乃令馆阁读书,诏校勘毋得增员。
  • 8、园内亭榭馆阁,殿堂皆按主次相辅,东西对称的格局排列配置,朞间点缀着嶙峋的松柏和奇花异草,水池叠石等。
  • 9、清灵馆阁众人以陆曼娘为首,也已经早早地坐下,大概只有他们对李淳充满了信心,小师妹梳着两个丫角辫,站在椅子上翘首以盼。
  • 10、楷书也有正楷、馆阁体等。
  • 11、端雅正宜书制诰,至今馆阁有专门。
  • 12、款题为娟秀工整的馆阁体。
  • 13、馆阁名流,复为诗以美之。
  • 14、除国子监直讲,迁馆阁校勘。
  • 15、即使如伊秉绶、包世臣、何绍基、郑板桥、赵之谦等“逃出”馆阁体诸人,都是举人、进士出身,都曾是馆阁体中人。
  • 16、书衣用多层宣纸硬裱,最外面有一层黄娟连脑包过,里面的文字都是用明代官用楷书“馆阁体”。
  • 17、庆丰城虽是边远小城,但是规划却参照通都大邑,分作九街十六坊,清灵馆阁位于城南的碧凤坊中。
  • 18、这正是“干禄”、“馆阁”书风了无生气的物极必反,对上一句时尚的话就是“怀念狼”,寻求对抗。
  • 19、所书为馆阁体,四周为湖色绫裱。
  • 20、一位名叫陈鹄的大学生,硬被拉去馆阁值宿。
馆阁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