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朱温
zhūwēn

朱温


拼音 zhū wēn
注音 ㄓㄨ ㄨㄣ

简拼 ZW

词语解释

朱温[ zhū wēn ]

1.(852-912)即后梁太祖。五代梁王朝的建立者。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曾参加黄巢起义。后叛变降唐,赐名全忠。与李克用等联兵镇压黄巢起义军,并乘机扩大势力,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军阀。后被进封为梁王。公元907年代唐称帝,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梁,史称后梁。后被其子朱友fdca所杀


国语辞典

1.人名。指五代梁太祖朱全忠。参见“朱全忠”条


网络解释

1.朱温 (后梁太祖)

梁太祖朱温(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开平元年(907年)到乾化二年(912年)在位。五代时期梁朝第一位皇帝,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县)人,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即位后改名朱晃。

乾符二年(875年),参加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先后攻陷洛阳、长安等地,大大动摇了唐王朝的统治地位。中和二年(882年),归附唐军王重荣、杨复光部,与李克用等联合镇压黄巢军。因镇压黄巢军有功,被唐僖宗赐名“全忠”,任河南中行营招讨副使。次年拜汴州刺史出宣武军节度使,继而又进封梁王。他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逐渐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朱温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权。天祐元年(904年),用武力把唐昭宗逼迁洛阳,不久将昭宗杀死。立昭宗儿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又称昭宣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梁,改年号为开平,史称“后梁”。

乾化二年(912年),朱温因继立问题,被亲子朱友珪弑杀。朱温在位六年,卒年61岁,上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庙号太祖。同年十一月下葬宣陵。


英语翻译 Zhu Wen (852-912), military governor 节度使at the end of Tang, founder of Later Liang of the Five Dynasties (907-923); also called 後梁太祖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朱温造句

  • 1、朱温摹的从燕语莺啼的陶醉之中醒转过来,却迟迟不肯松开紧捉着的一双柔荑。
  • 2、唐朝末年,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担心自己的卫队会反他,于是派亲信臧廷范去找亲家梁王朱温帮忙。朱温趁女儿办丧事之机,出兵把罗绍威的卫队消灭,进而占据魏州。罗绍威只好供应军饷。他引狼入室,铸成大错,后悔莫及。
  • 3、朱温和黄奎将康承训的命令、李行素的没辙和黄巢、玉笥飞帆的吩咐细说了一遍,听得花无痕怒火中烧,恨恨不已。
  • 4、后梁太祖朱温,这个原叫朱三的农民,黄巾起义的叛徒,因出卖农民军而富贵,后又弑杀唐哀帝自立。
  • 5、后梁太祖朱温,这个原叫朱三的农民,黄巢起义的叛徒,因出卖农民军而富贵,后又弑杀唐哀帝自立。
  • 6、赫连铎久战沙场,用兵老练,见朱温败退,即刻乘胜攻城。
  • 7、朱温驻军的同州与王重荣河中军对垒,河中军兵多,朱温兵少,打过几仗朱温渐渐支持不住。
  • 8、逸狂诗云:王铎回朝过汴梁,朱温意欲王兵伤,彦洪恐惹人非笑,计挟存心总不良。
  • 9、当月甲子日,刚刚建成的大梁皇宫金祥殿内,鼓乐齐鸣,朱温的手下和一些唐朝故臣跟随前导的仪卫卤簿鱼贯进入殿内,按序班排列。
  • 10、公元907年,为求在乱世中苟全性命,唐朝第二十位皇帝,年仅十六岁的昭宣帝李柷,将帝位禅让给四镇节度使、梁王朱温
  • 11、胡真为刘崇一家备下白银千两以表朱温心意;命人呈上盛服两套,请两母更衣上车,即日起程。
  • 12、再表朱温奉黄巢之令自营州发兵,以王彦章、王彦童为先锋,所过之处连战连捷,却每逢夺城抢关都纵容义军将士入城烧杀无忌,掳掠妇女。
  • 13、瑶、珙上章论列,又与朱温书云:珂非吾兄弟,家之苍头也。
  • 14、朱温被吓得跳起来逃跑,朱友珪的仆人冯廷谔大喝一声,抡刀来杀他。
  • 15、各地藩镇对唐王朝皇帝本来已不放在眼内,现在他们一面斥责朱温是叛徒,一面索性效法朱温,也纷纷称帝称王。
  • 16、然而朱温的目的是要取而代之。
  • 17、为人正直,因忤朱温,两遭贬谪。
  • 18、毛泽东曾经评价他说: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 19、枕头风吹得朱温愿将皇位传于养子朱友文。
  • 20、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羡孙权之语;生子须如李亚子,朱温叹存勖之词。
朱温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