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伏罪
zuì

伏罪



词语解释

伏罪[ fú zuì ]

1.原指受到应有的惩罚;现指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行

admit one's guilty;


引证解释

1.服罪;认罪

《史记·循吏列传》:“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王公墓志铭》:“彭遂伏罪,一州称明。”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妇不知此事先为所侦,遂惶骇伏罪。”

2.过去未暴露的罪行

《汉书·元后传》:“是岁,新都侯莽告长伏罪与红阳侯立相连,长下狱死,立就国。”

颜师古 注:“伏罪谓旧罪阴伏未发者也。”

《东观汉记·北海靖王刘兴传》:“县吏张申有伏罪,兴收申案论,郡中震慄。”


国语辞典

1.承认自己的罪

《后汉书·卷三三·冯鲂传》:“汝知悔过伏罪,今一切相赦,听各反农桑,为令作耳目。”

认罪

2.犯罪处了死刑

《史记·卷四三·赵世家》:“晋国有法,始乱者死。夫二子已伏罪而安于独在。”

3.隐伏未发的罪

《汉书·卷九八·元后传》:“是岁,新都侯莽告长伏罪与红阳侯立相连,长下狱死,立就国,语在长传。”


网络解释

1.伏罪

伏罪,原指受到应有的惩罚;现指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行。见《史记·循吏列传》:“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


英语翻译 variant of 服罪[fu2 zui4]

法语翻译 admettre sa culpabilité, plaider coupable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伏罪造句

  • 1、那个盗窃犯最终伏罪了。
  • 2、耻其弟景植倚势不法而伏罪,遂隐迹山岩,葛巾野服,矢志修真。
  • 3、刘瑾受贿便欲治李高死罪,闻知陶琰从中作梗,勃然大怒,假传圣旨把陶琰押入大牢,将近两月等待陶琰告饶伏罪
  • 4、师姐,就像你所说的那样,我若伏罪,最好的结果也只是个废人。
  • 5、华乐回到王宫,甘心伏罪,在狱中思过,直至今日。
  • 6、你虽为别人而去偷窃,你自己仍应伏罪
  • 7、你既无丝毫悔改之意,我也是救你不得,你就好好去吧,记得见了你杨家先祖后,要伏罪认过。
  • 8、四凶伏罪,群兽听宣。
  • 9、各各审问,黎称冤而丁官伏罪
  • 10、怏怏不得志,欲束书亡越,为同谋者告发,因伏罪
  • 11、中书省的人员怀疑,对他们加以讯问,他们不肯伏罪
  • 12、呵,那些良辰美景的想象,已不配我所有,伏罪的岁月理应被流放,回眸,挥一挥衣袂,道声再见,不带走往事的尘埃;远眺,趁着天未荒地未老,潇洒前行。
  • 13、载伏罪己,祭天剑云麓诛杀巫辰,更以本源之力起幽冥之印将巫辰之魂封于弥山,然凡间万般邪念已起,再无挽回之可能。
  • 14、大将军虽云不受,而物不还主,部署之吏无所畏惮,纵行非法,不伏罪辜,故海内贪猾,竞为奸吏,小民吁嗟,怨气满腹。
  • 15、乙未,敕:伪称官阶人泉州晋江县应乡贡明经陈文巨招伏罪款,付河南府决杀。
  • 16、赃证俱在,韩时忠只得伏罪
  • 17、太宗令审讯翟马周,马周伏罪
  • 18、海叩首伏罪,宗宪摩海顶,慰谕之。
  • 19、彼若伏罪则已;不然,俟服除岁丰,举兵未晚。
  • 20、讯伏罪,乃出金授缵绪,命奴从归,尽还其产,柳人歌诵之。
伏罪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