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灌肠
guàncháng

灌肠


拼音 guàn cháng

简拼 GC
五笔 IAEN

词语解释

灌肠[ guàn cháng ]

1.将拌好佐料的碎肉装入肠衣做成的食品

sausage;

2.为了清洗肠道、治疗疾病或供给养料,把水、液体药物或营养物从肛门灌到肠内

enema; clyster;


引证解释

1.将切细的肉拌上葱、盐等物灌入肠衣制成的食品。又称香肠。又北方以淀粉之类灌入猪肠中,或着颜色,截片油煎,亦谓之灌肠

《北户录·食目》“有团油飰” 唐 崔龟图 注:“以煎虾鱼、炙鷄鹅、煮猪羊、鷄子羹、饼灌肠、蒸肠菜……装而食之。”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马行街铺席》:“夜市亦有……果木翘羹、灌肠、香糖果子之类。”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一章:“江华还没有回答,伕役送来一大包吃的东西--有火烧,有熏鸡,有灌肠、熟肉等等,摆了半桌子。”

2.把水、液体药物或营养物从肛门灌到肠内,以清洗肠道、治疗疾病或提供养料


国语辞典

1.将水、液体药物或营养物注入肠内。以清洗肠道、治疗疾病或供给养料

2.一种将面粉灌入猪肠中,染成红色,用油煎炸的食品


网络解释

1.灌肠 (北京地区特色传统名吃之一)

灌肠是北京地区特色传统名吃之一。是北京人喜爱的一种大众街头小吃。灌肠在明朝开始流传。《故都食物百咏》中提到煎灌肠说:“猪肠红粉一时煎,辣蒜咸盐说美鲜。已腐油腥同腊味,屠门大嚼亦堪怜。”老北京街头常有挑担小贩经营此食品。有记载:“粉灌猪肠要炸焦,铲铛筷碟一肩挑,特殊风味儿童买,穿过斜阳巷几条。另外,在山西太谷、榆次、徐沟等地区盛行的灌肠是一种以荞面为原料的特色面食小吃,它与北京人吃的灌肠完全不同,历史悠久,代代传承,有炸、煎、炒多种做法,食用时加上辣椒、蒜末、姜末,口感美味,深受当地喜爱。在太原地区,有杨记、贾记多家特色灌肠商铺。


英语翻译 enema; to give an enema; sausage with a starchy filling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灌肠造句

  • 1、炒肝、炸酱面、豆汁焦圈、卤煮火烧、炸灌肠、驴打滚、炸年糕、冰糖葫芦、麻酱面、炒疙瘩、宫廷奶酪、褡裢火烧、白水羊头等各种小吃,感受浓郁的京味文化。
  • 2、至于女人们只是关注着浮华世景,连片的小食摊子,什么混沌,扒糕,吊子汤,卤煮火烧,爆肚,灌肠,炒肝,还有茶汤,油茶,豌豆黄,爱窝窝,盆儿糕……
  • 3、我说句真心话,与其害病,吃药,贴膏药,灌肠,请医生,搞到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躺在一张破床上慢悠悠地死去,我宁肯在肚子上挨一炮弹!
  • 4、方法:以溴麝香草酚蓝为反离子,甲苯为萃取溶剂,建立了复方安乃近微型灌肠剂中盐酸氯丙嗪的含量测定方法。
  • 5、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苦榆顺达灌肠液的质量控制。
  • 6、结果:结肠镜检及肠造影病人中运用大黄制剂组病人消化道症状较少,洁肠效果优于甘露醇组和软皂水灌肠组。
  • 7、藏医的治疗方法亦颇多样,包括食物疗法、外治法如放血疗法、火灸疗法、催吐、药浴、灌肠等。
  • 8、其中最具京味特点的有豆汁、灌肠、炒肝、麻豆腐、炸酱面等。
  • 9、专家认为,灌肠法的发明是受到了张仲景蜜煎导方的启发,或者说就是起源于张仲景。
  • 10、外治法如放血疗法、火灸疗法、催吐、药浴、灌肠等。
  • 11、洗肠,灌肠,插入直肠栓剂。
  • 12、目的:探讨三乙醇胺乳膏保留灌肠对于急性放射性肠炎疗效。
  • 13、做人得过日子,天天找找乐子。出门少坐车子,无聊看看妹子,是非装装傻子,回家抱抱娘子,饿了灌灌肠子,手痒数数票子,天凉要盖被子!
  • 14、结论中药灌肠结合口服、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的疗效。
  • 15、根据初均速法原理,对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进行加速破坏实验。
  • 16、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加内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秦皮止泻汤加内服健脾消炎汤治疗本病31例,并设对照组观察。
  • 17、那个下午是不平常的下午,因为护理系的同学们要做灌肠实验了。
  • 18、在急诊室及住院的时候,他有陆续接受置入鼻胃管、服用缓泻剂以及灌肠的治疗,但是症状并未改善。
  • 19、必要时可以通过胃管灌服药液或用灌肠法补液。
  • 20、地方餐馆的功能表上,有“炸灌肠”、“巨树蘑菇干鱿鱼”等美食,还有一种神秘的“犹太人耳朵果汁”止渴饮品。
灌肠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