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高高在上
gāogāozàishàng

高高在上



词语解释

高高在上[ gāo gāo zài shàng ]

1.形容领导者脱离群众,不深入实际

有些同志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屡犯错误,背上了这类包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be far removed from the masses and reality;


引证解释

1.谓所处极高。指上苍、天帝或人君

《诗·周颂·敬之》:“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晋书·段灼传》:“窃愿陛下居安思危,无曰高高在上,常念临深之义,不忘履冰之戒。”

宋 陈亮 《祭徐子才母夫人文》:“高高在上,事固难量。”

严复 《辟韩》:“又安用此高高在上者,朘我以生,出令令我,责所出而诛我。”

2.泛指地位高

鲁迅 《坟·春末闲谈》:“今也不然,所以即使单想高高在上,暂时维持阔气,也还得日施手段,夜费心机,实在不胜其委屈劳神之至。”

曹禺 《日出》第二幕:“他就得乖乖地高高在上养着我,供着我。”

3.今形容领导者脱离群众,不深入实际

毛泽东 《学习和时局》:“有些同志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屡犯错误。”

臧克家 《老舍永在》:“要时常下去蹲点,不能脱离群众,高高在上。”


国语辞典

1.本指所处地位极高。语出后形容人自高自大,脱离群众

《诗经·周颂·敬之》:“毋日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他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看了就讨厌。”


网络解释

1.高高在上 (词汇)

原指玉皇大帝处在极高的位置,后泛指身处高位,含有脱离群众、不了解下情之意,或书名。


英语翻译 be far removed from the masses and reality(stand high above the masses)

日语翻译 お高くとまる,高いところにかまえる

法语翻译 se placer au-dessus des masses, se tenir au-dessus de la réalité

德语翻译 hoch über den Massen stehen(auf dem hohen Roβ sitzen)

俄语翻译 сидéть наверху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相关谜语

谜面:阿哥住楼顶(射闽南话歇后语一)
谜底:高高在上

高高在上造句

  • 1、有些偶像明星私底下非常平易近人,并不如外界所想像的那么高高在上
  • 2、提干以后,他时常告诫自己:决不能忘本,决不能成为高高在上的官老爷。
  • 3、连高高在上的国有行业也感受到了切肤之痛。
  • 4、连高高在上的皇帝都敬若神明,何况是普通人。
  • 5、虚荣心很强的人总是自以为了不起高高在上,常常看不起人也不把他人放在眼里。
  • 6、二月二,龙抬头。运高走,位高居,职高升,年高寿,气高扬,志高飞,财高聚,喜高致,心高远,烦高搁,福高照,情高深,人高兴。祝君:高高在上
  • 7、以为高高在上稳如磐石,可能早已危如累卵鸡鸡可危了…
  • 8、有些偶象明星私底下非常平易近人,并不如外界所想像的那么高高在上
  • 9、高层管理不等于高高在上
  • 10、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
  • 11、你这小人,终于高高在上了!
  • 12、祖国就是那明亮无比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中国人的心房;祖国就是那高高在上的鲜红国旗,让我们仰望着却遥不可及;祖国就是那柔弱却又刚强的小草,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命保护。
  • 13、以为高高在上稳如磐石,可能早已危如累卵岌岌可危了…
  • 14、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
  • 15、如果你总是表现出一副高高在上,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那就令人生畏了。
  • 16、官僚主义主要表现为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求官保官、架子十足,喜欢奉承、好摆门面,颐指气使、独断专行。
  • 17、瑶池初见,他是高高在上的长留上仙,而她偷偷混入,变作小虫趴在树上,却被风吹落于他的酒盏之中。
  • 18、他一身白色羽缎,金色腰带,脚蹬着黑色靴子,眼神柔和,没有了往日的冷漠高高在上,反而欲显得风流倜傥,平易近人了。
  • 19、高高在上,架子十足,以权谋私,以势压人,对群众的要求、呼声、充而不闻,漠然置之,这就使人民群众对机关衙门作风和官老爷习气有了强烈不满。
  • 20、虚心,就是倒空自己,不能自以为是,要善于倾听和接纳别人的意见;虚心,就是降低自己,不要高高在上,不可一世,也就是别把自己太当一回事;降低自己不是卑微,不是低人一等,不是比谁下贱,而是做人的一种风度一种雅量,更是一个人的品德。
高高在上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