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掊克
póu

掊克


拼音 póu kè

简拼 PK

词语解释

掊克[ póu kè ]

1.亦作“掊克”。亦作“掊刻”。亦作“掊克”

2.聚敛;搜括。亦指搜括民财之人。一说,自大而好胜人


引证解释

1.亦作“掊剋”。亦作“掊刻”。聚敛;搜括。亦指搜括民财之人。一说,自大而好胜人

《诗·大雅·荡》:“曾是彊御,曾是掊克。”

毛 传:“掊克,自伐而好胜人也。”

朱熹 集传:“掊克,聚敛之臣也。”

《汉书·叙传下》:“曾是强圉,掊克为雄,报虐以威,殃亦凶终。”

晋 葛洪 《<抱朴子>外篇自序》:“愡恫官府之閒,以窥掊尅之益,内以夸妻妾,外以钓名位。”

唐 白居易 《论刑法之弊》:“掊刻之心,无文之弊,不生於刀笔之下矣。”

《新唐书·韩滉传》:“德宗立,恶滉掊刻,徙太常卿。”

宋 王安石 《兼并》诗:“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材。”

《元典章·兵部一·军官》:“似此掊尅非止一端,渐将军户侵损。”

《明史·彭时传》:“光禄寺採办,各城门抽分,掊剋不堪。”

章炳麟 《訄书·消极》:“近岁掊克之尽,赂鬻之彰,誃馆之侈,蚩贱所发愤也。”


国语辞典

1.以苛税聚敛财物。也作“掊克”

《抱朴子·自叙》:“惚恫官府之间,以窥掊克之益,内以夸妻妾,外以钓名位。”


网络解释

1.掊克

掊克,拼音póu kè,是指聚敛,收刮民财。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掊克造句

  • 1、致使朝不谋夕,弃其廉耻,或事掊克,以备屯田工役之资者,率皆是也。
  • 2、民生方面,允许百姓进入国家禁苑;将关口渡口之税都恢复到什一;又派遣使者循行郡国,有违理掊克暴虐者,举其罪。
  • 3、且县令又多刻下以奉上,掊克威行,卓异声起,是冤抑无得伸之日也。
  • 4、建言:若买旧有之船以付舶商,则费省而工易集,且可绝官吏侵欺掊克之弊。
掊克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