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投刺
tóu

投刺


拼音 tóu cì

简拼 TC


词语解释

投刺[ tóu cì ]

1.投递名帖

2.留下名帖。表示解职告退


引证解释

1.投递名帖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或有人慕其高义,投刺在门,元慎称疾高卧。”

唐 孟郊 《送李观韩愈别兼献张徐州》诗:“禰生投刺游,王粲吟诗謁。”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五:“明季士大夫投刺率称某某拜,开国犹然,近人多易以‘顿首’二字。”

黄远庸 《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盖是日乃中山君不见客之日也,投刺而入,即蒙接见。”

2.留下名帖。表示解职告退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滂覩时方艰难,知其志不行,乃投刺而去。”

《后汉书·循吏传·童恢》:“及赐被劾当免,掾属悉投刺去,恢独诣闕争之。”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序:“先君体有不安,昼则輟食,夜则废寝,方寸烦乱,容身无所,便投刺解职,以遵归路。”


国语辞典

1.投递名帖以求见

《北齐书·卷三四·杨愔传》:“既潜窜累载,属神武至信都,遂投刺辕门。”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具名帖曰投刺,发书函曰开缄。”

进谒

2.抛弃名帖。表示埋名退隐的心意

南朝梁·武帝〈孝思赋·序〉:“容身无所,便投刺解职,以遵归路。”


网络解释

1.投刺

投刺,古代礼节,通报姓名以求相见或表示祝贺。刺,指名刺或名帖,也就是现代的名片。典出《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列传下·祢衡〉。祢衡为求进用,曾写好了一封自荐书,打算毛遂自荐,但因为看不起任何人,结果自荐书装在口袋里,字迹都磨损得看不清楚了,也没派上用场。后遂以“投刺”指投递名帖。后亦指留下名帖,表示解职告退。


德语翻译 besuchen (V)​, seine Karte überreichen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投刺造句

  • 1、烈文初至,国荃命在营的一二品高级将领,“公服投刺迎接”,而有公文要请删润,下款都写“国荃敬恳”字样,极尽礼遇。
  • 2、当时学界引以为荣,海内学人投刺踵门,皆欲纳交。
  • 3、到了明代,京师投寄名刺之风尤盛,朝官往来不问相识与否,都是望门投刺,还有不下马或不登门而令人送名帖者。
  • 4、投刺干谒,驱驰于要津;露才扬己,喧腾于当代。
  • 5、既潜窜累载,属神武至信都,遂投刺辕门。
  • 6、良弼车至,彭家珍投刺进谒。
  • 7、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
投刺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