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会意
huì

会意



词语解释

会意[ huì yì ]

1.会心

会意的眼色。

understanding; knowing;

2.六书之一。指合二字或三字成一字以表一意者。如人与言为信,止与戈为武

associative compounds,one of the six categories of Chinese characters(六书);


引证解释

1.六书之一。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依据事理加以组合,表示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如拼合日、月两字,成一“明”字,表明亮、光明之义。参见“六书”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2.会心;领悟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宋 杨万里 《归途轿中读参寥诗》诗:“会意贪看三五句,回头悔失数重山。”

冰心 《去国·斯人独憔悴》:“颖铭会意,便伸了一伸舌头,笑了一笑,恭恭敬敬的进去。”

3.合意;中意

《周书·艺术传·姚僧垣》:“梁武帝性又好之,每召菩提讨论方术,言多会意,由是颇礼之。”

《旧唐书·隐逸传·田游岩》:“游於太白山,每遇林泉会意,輒留连不能去。”

《太平广记》卷二七三引 唐 高彦休 《唐阙史·杜牧》:“所至成欢,无不会意。”

4.了解;同意

《三国志平话》卷下:“帝曰:‘太子但有公事,教军师会意者。’”


国语辞典

1.六书之一。指合成两个以上的字表示一个意义的造字法。如日月为明、人言为信

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㧑,武信是也。”

2.领悟、了解

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薛仁贵征辽事略》:“张士贵目视刘君昴教出,君昴会意,立于帐下。”

领会

3.中意、合意

《旧唐书·卷一九二·隐逸传·田游岩传》:“游于太白山,每遇林泉会意,辄留连不能去。”


网络解释

1.会意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法造出的字就是会意字,它体现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英语翻译 associative compounds,one of the six categories of Chinese characters(六书); knowing; understanding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相关谜语

谜面:人生如浮云,音容犹在心。(灯谜用语)
谜底:会意

会意造句

  • 1、在逆境中经过磨炼的孩子才会意志坚强、百炼成钢。
  • 2、听了这句话,他会意地笑了笑。
  • 3、他看了看她的手势,会意地笑了。
  • 4、终日相聚也无法会意
  • 5、最巧妙的笑是会意而笑。
  • 6、本来现在,谁也没空,而且,感情也淡了,没有任何的聚会意义了。希望我的回答让你满意。
  • 7、一群人立即会意,布袋起身而上,收割者之刃一挥,十几束光芒激射而去,将挥舞的树藤给砍得七零八乱。
  • 8、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张杰每作一书,必先习诵所书内容,体会意境,贯通融会,使之铭于心,溶于情,在难以遏制的创作冲动之下进入状态。
  • 9、还年轻吧,不够理性。意气风发,有时候会意气用事,喜欢用情感代替理性来思考事情,成人会理性一些。
  • 10、若是无缘,终是相聚也无法会意
  • 11、和谐社会意味着社会稳定及国富民安。
  • 12、良知是要学会爱,知道感恩,回报社会。良知是一种深沉的社会意识,更是人的一种本能。
  • 13、纤毛虫只会意外死亡,比如我们往它们生活的水域投毒或者加热这片水域等等。
  • 1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15、到那时,相信社会意识形态也会发生变化,人越老反而应该越新潮!我希望自己退休以后能够自谋职业,老有所为。
  • 16、会意字有两种,一种是以形会意字,一种是以义会意字。
  • 17、象形字和会意字都能从字形上看出字的意义,但却不能读出声音。
  • 18、聚会意味着大量的炸马铃薯片、椒盐卷饼和坚果。这些食物会使得你感到口渴,因此你会很想要喝更多酒。
  • 19、若是不停妙想天开、悬念这悬念那的话,你的身会意不停地分泌压力荷尔蒙。
  • 20、严颜与黄权、赵康二人眼神交流了一番,都点头会意
会意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