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依草附木
cǎo

依草附木



词语解释

依草附木[ yī cǎo fù mù ]

1.亦作“依艹附木”

2.迷信谓妖魔鬼怪附于物上,为非作歹

3.比喻托名或攀附于人


引证解释

1.亦作“依艸附木”

2.迷信谓妖魔鬼怪附于物上,为非作歹

五代 王周 《巫庙诗》:“日既持威福,岁久为精灵,依草与附木,诬诡殊不经。”

明 唐顺之 《与洪方洲郎中》:“且崆峒强魂尚尔依草附木,为祟世间,可发一笑耳。”

3.比喻托名或攀附于人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二折:“想必有那依艸附木,冒着俺家名姓,做这等事情的,也不可知。”

清 钱谦益 《大司马吉安茂明李公参赞留务序》:“公往理戎政,汰老弱,清冒滥,中官之厮养,侯家之骑从,依草附木者,一切釐革。”

《文明小史》第四七回:“叙起来不但同乡,而且还沾点亲。白趋贤依草附木,更把他兴头的了不得。”


国语辞典

1.精灵鬼怪附著于草木上为非作歹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精与魅不同,山魈厉鬼,依草附木而为祟。”

2.比喻依仗他人的权势地位。元·康进之也作“倚草附木”

《李逵负荆·第二折》:“想必有那依草附木,冒著俺家名姓,做这等事情的。”

独立自主


网络解释

1.依草附木

依草附木(yī cǎo fù mù):原指鬼神有所依凭,擅作威福。后比喻凭借他人势力,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有权势的人。出自 宋代·王周《巫庙》。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相关谜语

谜面:含羞且怀春(打一成语)
谜底:依草附木
解析:“含羞”,别指含羞草;“春”与五行中的“木”相扣。

依草附木造句

  • 1、他有权有势,自然会有人前去依草附木
  • 2、威剑神王大将军见九天杀童大将无功,就手挥长剑,役使客亡野死,依草附木百怪之鬼杀奔过去。
  • 3、即风伯雨师,五岳四渎神王,雷公,领兵八千人,迎云游天请雨存役之,青衣大袖弁冠,口吐青气,左执剑,右执牌,领兵制御客亡野死,依草附木百怪之鬼。
  • 4、有一种学不来叫摇尾乞怜,有一种天赋异禀叫依草附木
  • 5、山魈厉鬼,依草附木而为祟,是之谓魅。
  • 6、鬼神多依草附木而生住。种种欲乐,例如人乐床榻,兽乐穴居。
  • 7、儒者本六艺之支流,虽其间依草附木,不能免门户之私,而数大儒明道立言,炳然具在,要可与经史旁参。
  • 8、人是社会动物,不可能离群独处,亦不应与人隔绝,若无不依草附木之志,易流于庸碌含糊,但求因人成事。
  • 9、故有依草附木,成精作怪之类,名为怪鬼。
  • 10、其有执而不化者,则未散之气,或依草附木,或为厉为妖。
  • 11、自南宋至明,凡说经讲学论文皆各立门户,大抵数名人为之主,而依草附木者嚣然助之。
  • 12、此等孤魂,死无所依,最堪怜悯,或依草附木,或作妖为怪,徘徊于星月之下,悲号于风雨之中。
  • 13、我却相反,一遇到困难就向家人依草附木,没有自己面对,而且,自己条件比圭多好很多,还天天抱怨真苦真累所以,我跟圭多比起来就是飞机上钓鱼差的远了。
  • 14、官或自顾考成,彼则惟知牟利,依草附木,怙势作威,足使人敲髓洒膏,吞声泣血。
  • 15、非依草附木,苟邀奖借者比。
  • 16、祖关不透,心路不绝,尽是依草附木精灵。
  • 17、但我还是更喜欢春天的桂花园处处绿草如茵,一场绵绵春雨后,杜鹃、山茶、茉莉争奇斗艳,各种蘑菇依草附木的长着,凤凰树也开始抽芽,新绿的嫩叶是多么惹人怜爱呀!
  • 18、因为他有的像尨眉皓发般的外表,也有的像驽云攫石的风采与依草附木的模样。
  • 19、这次,是我们五年及全体师生是我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一人与老师去体验没有父母在身边的三天两晚,同时我们也不能养像往常一样依草附木而是要学会独立,学会自理,学会不依靠……在去的路上,风景可真是令大家流连忘返。
  • 20、此所以我们过去的文化历史,始终在帝王专制政体中,“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一个模式之下,度过了两千多年。也使孔孟的道统精神,依草附木式地攀附在帝王政体之下,绵延存续了两千多年。
依草附木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