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干旌
gānjīng

干旌


拼音 gān jīng

简拼 GJ

词语解释

干旌[ gān jīng ]

1.旌旗的一种。以五色鸟羽饰旗竿,树于车后,以为仪仗。《诗·墉风·干旄》:“孑孑干旌,在浚之城。”朱熹集传:“析羽为旌。干旌,盖析翟羽于旗干之首也。”《诗序》谓《干旄》是赞美“卫文公臣子多好善”之作,后因以“干旌”指好善或好善的显贵者


引证解释

1.旌旗的一种。以五色鸟羽饰旗竿,树于车后,以为仪仗

《诗·鄘风·干旄》:“孑孑干旌,在浚之城。”

朱熹 集传:“析羽为旌。干旌,盖析翟羽於旗干之首也。”

《诗序》谓《干旄》是赞美“卫文公臣子多好善”之作,后因以“干旌”指好善或好善的显贵者。 清 唐甄 《潜书·取善》:“非有干旌之贤大夫也,而时称大官之相知,则人议其污。”

清 赵翼 《新春宴集草堂》诗之二:“奉盘正拟具壶觴,忽有干旌过草堂。”


网络解释

1.干旌

旌旗的一种。以五色鸟羽饰旗竿,树于车后,以为仪仗。《诗.墉风.干旄》:"孑孑干旌﹐在浚之城。"朱熹集传:"析羽为旌。干旌﹐盖析翟羽于旗干之首也。"《诗序》谓《干旄》是赞美"卫文公臣子多好善"之作,后因以"干旌"指好善或好善的显贵者。


英语翻译 Dry Jing

干旌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